燕王並未對兩國的王族痛下殺手,而是選擇將他們遷出,連同其大族內的成百上千人口,一同重新受封於新的土地。
燕王仁慈之名雖著,卻絕非愚鈍之輩。
燕國的文字和錢幣被推行至各地,私塾的教本,也皆由燕國統一撰寫。
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
這一切變革,明面上在潤物細無聲,悄然無聲中開始,背後卻又如雷霆暴雨般迅猛推進。
彷彿燕國早已為此磨刀霍霍多年,只待時機成熟,便一舉實現其統一大業。
周錦瑜與拓拔宏宴,雖名義上仍為諸國君主,但實際上早已喪失實權。
因此,他們之間並無交好之必要。
反而,若過於親近,可能會招致燕王之猜疑,為自身引來禍端。
此刻,北風與大慶的人,在涼亭之中匯聚一堂。
一波人馬,錯落有致地下山而去。
同時下山之人,有人駐足,有人慢慢而下。
謝穆目送韓國隊伍遠去,轉而凝視終南山那斑斕的秋色,心中湧動著複雜的思緒。
這些各國大人物的命運,或者他們這亭中一群人的去留。
乃至整個天下的未來走向。
似乎都與一個人相關。
……
……
終南山,活死人墓!
楊素手中提了滿滿一筐柿子,一筐石榴,小心翼翼地輕輕放在門口。
用著道袍袖子,拭去頭上的汗水。
敲響了古墓的大門,聲音帶著敬意和親切喊道:
“師伯,柿子和石榴熟了!”
“我和師兄師弟們,摘了些,就放在門口了。”
楊素看著筐中紅豔豔的柿子和石榴,眼中有著欣喜。
每年這個時節,他都會給師伯送來。
師伯必然高興。
楊素從筐中拿了一個石榴。
等待多時,墓中卻毫無動靜。
楊素有點疑惑,又喚了幾聲,平常師伯總會及時回應。
今日卻為何這般沉寂?
一股不祥的預感在楊素心中升騰,楊素心中一緊。
連忙推開古墓的大門,急匆匆的衝進古墓之中。
在古墓左室的打坐床榻上,坐著一個面容蒼白的老者,盤腿而坐。
頭深深地低垂著!
楊素顫抖著伸出手去探老者的鼻息,只感覺老者渾身冰涼。
“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