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璃淺回想起在佳康城中的一幕幕,那些百姓自發地將金銀投在馬車上,以此表達對燕王的感激與敬愛。
這世間的關係!
往往就是這樣簡單而又純粹——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百姓們如此回報燕王,正是因為燕王曾經施恩於這片土地,他的仁政與功績早已深入人心。
贈之甘泉,回之瓊漿。
幾人倒是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橋頭上面的馬伕敲響了馬鈴。
一行人從短暫的沉思中回過神來。
大家自知其意,馬匹已經休息夠了,可以啟程了。
過了望神洲便是燕地都城——燕京。
有遊歷過此地之人說,燕京乃是天下第一城。
富庶天下!
不知真假!
四國使團早就想一見,而且這次乃是燕王登基之時,盛況絕對空前。
“璃淺,先告辭了!”
宇文璃淺輕聲告別,帶著侍女和杜誨先行離去。
杜誨在經過時,特意向獨自站在江邊、顯得有些孤寂的楊文先喊道。
“文先,走了!”
“去燕京,見燕王!”
這場談話似乎讓杜誨這位老人精神抖擻,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期待與振奮。
楊文先見禮之後跟隨離去,只是轉身離開之際忍不住多看了一眼。
這位乾元的親王武隆。
是自己“弟子”大楚名將吳乘風,最推崇的帥才。
有著乾元“擎天一柱”之稱。
乾元除開朝野的宰相“公孫平溪”外,在軍中就是此人為首。
乾元少有的能指揮大軍團作戰之人。
名將常有,名帥難得!
別看武隆此人似乎易於相處,此人在戰場之上常有“屠城”,“活埋”之為。
而將來四國大戰,有兩種發展。
一種是韓國的“韓武卒”的精兵作戰,大楚的“飛虎軍”。
第二種便是,開啟滅國之戰的“大兵團”之戰。
兩種軍團的組建,才是未來戰爭的核心。
能與此類人在戰場上交手,盡展平生所學,不知有多暢快。
“可惜!”
楊文先微微嘆氣,收回目光,跟隨離去。
武隆看著宇文璃淺離去的背影,漸行漸遠。
他望向江中,有波光粼粼的水面和偶爾掠過的飛鳥,眼神之中有這莫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