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鹿溪站在岸邊就能隨著西湖的風,聞到一陣又一陣的荷花香氣。
荷花有一種清香,是那種非常淡雅的花香,非常怡人。
這種青素淡雅的香,姜鹿溪很喜歡。
眼前的這一幕也很美。
而在這幅很美的畫卷裡。
程行覺得,站在荷花旁,看著白鷺紛飛細嗅著荷花芬芳的姜鹿溪最美。
於是程行便拿出手機拍下了這一幕。
程行給她拍照,姜鹿溪自然能感覺到。
她的臉紅了紅。
不好意思再繼續看了。
便睜開眼睛,放下張開的手臂,然後轉移話題道:“你不是很有才懂的很多嗎?在古代那些描寫西湖的詩人裡,有沒有專門描寫白鷺的詩詞?”
正好此時旁邊有個戴著眼鏡的老人跟老伴相扶著走到這裡,他聽到姜鹿溪的話,倒是笑著說道:“小姑娘,你這倒是有些為難他了,這描寫西湖的詩詞啊,以黃鶯和荷花最多,次之是鷗鳥,這描寫白鷺的,可還真沒多少。”
古今名家,寫西湖者頗多。
但寫西湖白鷺者極少。
當然,要說有,也是有的。
只是若非鑽研此道的大家。
這種很偏門的詩詞,又怎麼可能會知道。
所以他才說,這姑娘有些為難她那男友。
姜鹿溪聞言便忙說道:“要是沒有,可以現做一首,只要符合詩詞規律就行。”
姜鹿溪本來也只想想轉移話題隨口說的,本來她以為,這西湖白鷺那麼多,西湖在古代文人心裡的地位又那麼重要,基本上許多文人都不只在西湖留下了一首詩詞,以為會有不少關於白鷺的詩詞呢,結果聽這老人一說,竟然這麼少。
所以她便直接改了口。
姜鹿溪怕程行做不出來,還說了只要符合詩詞規律就行。
對於程行來說,不管詩詞好壞,只符合詩詞規律,自是很簡單的一件事情。
“只求押韻對仗的話,這現做一首倒也不是太難,只是現在恐怕就算是這格律對仗,很多學生也都已經不懂了吧?還是有些難的。”這老人能看得出來,這一對年輕情侶應該是剛上大學的大學生,應是暑假時來此遊玩的。
若是專攻這方面的學生,詩詞的平仄對仗倒好懂些,只符合規律,不論好壞,倒也能做的出來,只是現在這方面的學生可是太少了。
所以這女孩兒出的題,依舊是挺難的。
姜鹿溪聞言則是眨了眨眼。
對於別人來說,自然是難的。
但對於程行,這應該不難。
程行笑道:“古人在西湖的文章上,描寫孤山寺和荷花以及黃鶯的詩詞確實很多,但要說描寫白鷺的,雖然少,但也並不是沒有。”
程行說完後笑道:“宋代歐陽修有一首詞,叫《採桑子·何人解賞西湖好》,何人解賞西湖好,佳景無時。飛蓋相追。貪向花間醉玉卮。誰知閒憑闌干處,芳草斜暉。水遠煙微。一點滄洲白鷺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