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行明有些不喜了,他不是很喜歡那種恃才傲物,目中無人的學生。
“你說。”袁行明道。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至實至虛妄語,至善至惡人心。”程行念出了李冶的前八至,又把他剛剛所做的後四至加了進去。
靜!
寂靜!
落針可聞!
程行這句話說完,在場的所有人全都安靜了下來。
緊接著全都帶著欽佩的目光向著教室後座的程行望了過去。
程行這又添的四至,寫的好好啊,特別是這最後一句,更是絕了。
這是許多學生在聽到程行所做最後四至的第一感受。
這至善至惡人心,寫的也太好了。
而要說震驚最大的,其實並不是在場的這些學生們,而是講臺上文學院泰斗級別的教授袁行明,因為當程行將他所做的那兩句念出來後,他發現程行所做的那兩句詩做的極好。
特別是第一句的至實至虛妄語,雖然最後一句至善至惡人心也已經夠好了,但袁行明卻覺得程行做的最好的就是這一句至實至虛妄語,這一句可以說是程行所做這兩句的點睛之筆。
他聽完後忍不住用力的拍了拍桌子,道:“好好好,這一句至實至虛妄語做的是真的好,李冶寫的這首詩,其實是身為女道士的時候戀上一個佛家的僧人時所寫的,而妄語一詞,在佛教裡,是佛教的五誡之一,也是十惡之一。”
“假話說真的是妄語,真話說假的也是妄語,是故至實至虛妄語,和曹雪芹在《紅樓夢》裡所寫的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帶著辯證法和高深的哲理性,李冶的第一句至近至遠東西,同樣如此,如分不清真真假假,都是妄言。”
“程行所做的第一句裡,除了有著辯證法和哲理性外,還蘊含了道家和佛家的哲理。”袁行名道。
程行的這句至實至虛妄語,確實做的很好。
他不只是在續寫,同樣蘊含了禪意和哲理在裡面。
“程行同學應該看過不少佛家和道家的書吧?”袁行明問道。
“經典的道藏和佛經,也屬於中國古代文學,由此衍生的經典詩詞文章,數不勝數,所以對於這些東西,有些涉獵。”程行笑道。
如果只是續寫,這道題難不到他,比如像至輕至重性命這樣的句子,程行能想出許多個,但這樣的句子跟李季蘭的比卻少了太多味道。
而李冶的這首詩,好就好在其中存在的辯證性和因為她是女道士而存在的許多道家哲理,程行認為,她所做的第一句是跟道家的物極必反,否極泰來有關,否則,在天圓地方的古代,何以能寫出至近至遠東西這樣的句子?
因此,在想到了她做這首詩的初衷時,程行便想到了至實至虛妄語這一句。
最真的有可能是最假的,最假的也有可能是最真的。
人世間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皆是妄語。
佛是虛名,道亦妄立。
程行前世讀了許多佛道兩家的書後,對這兩家也有自己的見解。
那就是佛也好,道也罷,皆是虛妄。
程行以佛對佛,以道對道。
實虛是道,妄語是佛。
重活一世,如無信心,程行自是不敢如此託大。
www?tt kan?c○
只是,他真的很有才就是了。
……
83中文網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