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國英明。”李儒恭賀道。
“呵。”董卓輕笑著說道:“知道我為什麼要留你下來嗎?”
“儒不知。”
“本相記得你曾經和本相說過自上古三皇五帝之後就再也不允許有修煉成仙的人皇出現了,哪怕是強如始皇帝也逃不出修士、神佛們的算計。”
“那本相呢!”董卓幽幽的看著震驚的李儒開口說道:“本相只是大漢丞相,哪怕實際權力滔天,但依舊少了一個名望,如此本相可不可以踏上修煉之路。”
“這。”面對董卓充滿野心和壓迫力的雙眼,李儒徹底失態了。
跟隨了董卓多年的他十分清楚董卓是一個野心、慾望極為強大的人,因此他可以不斷的奮勇前行,而這也是李儒之所以願意臣服董卓的一個重要原因,在董卓身上他看到了證明自己,功成名就的希望和可能。
而事實也證明李儒的能力和眼光都是正確的,他一個落魄的寒門士子加上董卓一個邊地地主土豪家出身的良家子帶著窮的連武器鎧甲都準備不齊的西涼軍,竟然在沒有其他外力的插手下,靠著他們自己的努力爬到了此時大漢王朝的權利實話此時的李儒其實已經滿足了,除非再想辦法吧董卓扶上帝位,否則此時的他就已經是他能達到了人生巔峰了。
然而帝位,李儒卻並不希望董卓去爭取,權相才是董卓真正適合的位置。
因為董卓有兩個致命的缺點,讓就算費盡千辛的爬上了帝位也絕對不可能坐穩天下。
其一是董卓沒有嫡系子嗣,只有一個外孫女,而且董卓本身已經年過半百了,他當權相時還好,真要去爭取了帝位,那對董氏集團來說就是分崩離析的最大隱患。
其二,則是董氏集團是個徹頭徹尾的武力軍團,除了軍中有數的糧草官外,董卓麾下根本就沒有文人士族可以幫他。
他當權相,各大士族家族還有忍的可能,但真讓他踏出了那一步,天下頃刻之間就會反複。
這一點,李儒當初在董卓剛剛入洛陽的時候也給董卓解釋過了的,當時董卓也明白的答應了。
但沒想到,今天董卓雖然沒有反悔,但卻將目光放在了求仙問道之上。
這就讓李儒有些震驚的不知所措了,因為他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作為諸子文化下計程車人,李儒一輩子的理想都是治國平天下,名傳千古的豐功偉業。
至於仙道,雖然李儒知道那是真的,但仙緣難求,左道之人,李儒打過些教導,但真正的得道之人李儒就沒有見過了。
“這求仙問道非儒之所長,這一點儒也不知道。”李儒面帶難色的回答道。
“嗯,本相知道你並不太清楚,但是我也知道你和那些江湖左道之人有些不小的聯系。”
“如今本相貴為大漢權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你去以本相的名義召集些能人異士,應該不難吧!”
“這到不難,屬下之前為了行軍打仗的方便也是和一些左道之士有過幾次不錯的合作的。”
“如今相國權貴,這些長生幾乎無望的左道之士,為了榮華富貴投靠相國的必定不少,只需一些官職許諾,金銀賞賜,就足以召來大批這等人物了。”李儒保證的說道。
“嗯,既然如此那就去吧!”
“記得左道之人多召集一些無所謂,但那種無法無天到是無忌憚的程度,動不動就肆意的那嬰兒婦孺練邪功的魔頭就算了,這種瘋子本相不想碰。”
“練魔功不算什麼,但練到自己都瘋了的程度,那本相敬而遠之。”董卓囑咐道。
“是,儒明白。”李儒點頭應道。
其實哪怕董卓不說,李儒也絕對不會把那種瘋子介紹給董卓的,對於學過些奇門氣運之道的李儒來說,氣運雖然奇妙,但卻也不是完全不可以察覺和估計的。
只看一個人的出身和後天的經歷就可以大致的估算出這個人的氣運如何,未來成就幾何的大概了。
而修煉界中的左道之人不過是因為沒有正統修煉功法之人的稱呼而已。
其中大多數都靠著一些殘功短篇摸索著修煉的人,他們因為沒有完整的傳承只能自己摸索著修煉,因此為了前進就不得不涉獵其他各種雜學,以求觸類旁通,因此這類人統統都可以稱之為散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