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為這一句話,柳五兒就又在賈家留了兩個多月,硬生生撐到寶玉和寶釵大喜之日的第二日,才懷裡揣著一個大大的紅包,回了林家。
寶玉的婚禮,陳氏和黛玉都沒有出席:陳氏是個寡婦,自從死了丈夫,就一直留心避諱這些喜慶事,生怕犯了別人家的忌諱,讓大家都不高興。陳氏不去,黛玉自然也不好去參加表哥的喜事,兩人都只託人去賈家,送了幾樣賀禮聊表心意。
見到柳五兒回來,黛玉就先表現出了自己對這門婚事的好奇,“昨兒的喜事辦得可熱鬧?”
“是很熱鬧。”柳五兒看了黛玉一眼,帶上些頑皮,“陳家夫人也去了,還由璉二奶奶陪著進新房看了一眼新娘子呢。”
在陳夫人眼中,賈家以後也是黛玉的親戚——她這是給未來的兒媳婦做面子呢。
黛玉微紅了臉,輕啐了一聲。
陳氏在一旁“呵呵”笑著,待黛玉的赧意退去,才問柳五兒,“先前賈家那邊來人只說要留你在那邊多住兩個月,卻沒說為了什麼……他們家寶二爺的病就那樣嚴重?昨兒辦喜事的時候可有好些?”
提起這件事柳五兒就滿心的不快,“依奴婢看,寶二爺的病根本就不重——就是那兩天有些轉不過彎來,過了兩、三日就好了。那邊留著我,主要還是為了安寶二爺的心,昨兒還讓我陪著新娘子呢……”
她的話只說了一半,陳氏的臉色就已然變了,“賈家竟然做出這樣荒唐的事來?”她瞄了黛玉一眼,到底嚥下了未說完的話,只是就此沒有了談興。
黛玉自然也看出來了,她多少也猜出來賈家留下柳五兒的目的是什麼,雖然心頭也有些說不出的不快,但是那到底是她嫡親的舅舅家,這件事也必定是得到了她的親外祖母的同意的——想到賈家前些年對她的照顧,賈母對她的疼愛,甚至同寶釵之間的友情、和寶玉的兄妹之情,她也只好裝作沒有領會其中的深意的樣子,又略坐了一會兒,就藉口要回房做針線,帶著柳五兒離開了。
這之後的一年內,黛玉的生活倒是更為平靜:在寶玉和寶釵成親之後,她就更少往賈家去了,其中多半原因還是因為要避諱寶玉,而榮國府那邊或許也有類似的顧慮,也很少再派人過來請黛玉過去。
只在探春遠嫁番國之前,黛玉過去賈家盤桓了一日,也沒有留宿,只在探春房裡陪著她說了大半日的話,又交換了些小針線、日常用慣了的筆紙之類的小禮物,就告辭回了林家。
如今在黛玉眼中,自然是隻有林家才能勉強稱得上是“家”的,陳氏和林棲也確實對她頗為照顧,不像以前在賈家,王夫人對她不過就是面子情……
探春遠嫁之後,沒過幾個月,賈赦和賈珍事發,被奪了爵位,鋃鐺入獄。榮、寧兩府早年盛極一時,短短一個月,就換了一番模樣。
好在賈家二房終究還是被保住了——柳五兒也不知道林棲在這其中有沒有出力,甚至陳家和東平郡王府在皇上面前有沒有為賈家二房說上一、兩句好話。總之,雖然丟了爵位,又遣散了大部分奴僕,但是日子勉強還能繼續過下去。
早在賈赦入獄之前,賈母就已然病故,賈政和王氏索性變賣了在京城的家産,領著寶玉、寶釵小夫妻兩個,以及李紈、賈蘭回了金陵。他們離京那日,黛玉自然是不方便過去相送的,林棲卻帶著柳五兒去了碼頭,並附送了一些盤纏。
展眼又過了一年,黛玉終於在這一年的暮春時節出閣,嫁給了陳也俊。
出閣那日,柳五兒扶著一身紅衣的黛玉盈盈起身,林棲過來背黛玉出門,聽著屋外喧天的鑼鼓聲,兩人不由得相視一笑:這一世的任務,終究還是順利地完成了。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大家支援~~
嗯……大概還有一世,然後這個故事就完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