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也是個法子。”陳氏先前還真沒把主意打到自己孃家人身上過,經林棲這麼一提醒,才想起來自己在京城還有這樣的人脈可供利用。
既然想到了方法,陳氏也就立即準備起來,從自己孃家弟媳婦生辰前一日起,就讓黛玉打扮起來。陳氏的弟媳婦劉氏,今年剛巧是四十歲生日,陳府那邊早就定下了連辦三天,陳氏三天都帶著黛玉一道過去參加壽宴。
黛玉自然少不得要提前預備出幾份針線做賀禮,柳五兒自然要在一旁幫襯。得益於寄身晴雯的那一段經歷,她女紅的手藝一直都沒有再放下,這幾日又要服侍黛玉,又要打點針線,等到劉氏壽宴那幾日就沒有跟在黛玉身邊貼身侍候,黛玉給她放了三日假,只留在林家看屋子,實則是讓她好生休息幾日。
第一日晚上黛玉回來,滿口都是稱贊陳家幾位姑娘的話,“我原以為外祖母家的姐妹們,就已經是京中難得的了,沒想到今兒見了陳家的姐姐妹妹們,竟都不比寶姐姐、雲妹妹差,三妹妹比起她們來,或許都要有些不如。”
賈家的姑娘們,黛玉很少會直面說出對她們的看法,可是從親疏有別之中,柳五兒也能分辨出黛玉同誰更親近。在賈家,黛玉雖然對寶釵多有不滿,總以為她心中藏奸,但是論起才華來,也對寶釵多有敬佩之意。聊天的時候,兩人也容易聊到一起,不會出現雞同鴨講的情況。
次一等的就是湘雲,湘雲和黛玉的年紀還要更接近,兩人幼時在賈母房裡,時常住在一屋,同塌而眠。即便因為寶玉生過一些齟齬,年少時積累下的情誼也沒有那麼容易消散。
除去她們兩個之外,黛玉和探春的關系也還不錯。說起來,賈家三春中,也就是探春,還稍微靈秀一些,迎春和惜春一個木訥,一個年幼,又因為爹孃不夠重視,性子都被養得有些偏頗。黛玉同迎春、惜春,也確實沒有什麼話好說,對她們兩個的態度也就可見一斑了。
或許也是因為見到的外人少,柳五兒倒是第一次聽黛玉誇獎出自見面的別家小姐。想到黛玉或許能交到新的朋友,柳五兒就十分為黛玉感到高興,“姑娘若是覺得人家好,那就來往起來——說來也算是親戚,只要不是那等狗眼看人低的,來往起來日後只有好處呢。”
黛玉忙道:“陳家的姐姐妹妹們家教甚嚴,待人親切,怎麼會做出你說的這樣的事?”
“真這樣好?姑娘快和我說說!”
黛玉又說了些陳家幾位姑娘待她親切之處,柳五兒見黛玉確實很看重陳家的姑娘們,少不了從箱子裡找出些往年做的小荷包,以備黛玉送人之用。
不想第二日黛玉從陳府回來,卻不像前一日那樣高興。柳五兒問起來,才知道這三日的宴席,第一日和第三日都只有陳家的自家親戚參加,第二日中午卻是大宴賓客,許多公候人家的主母都親自前來吃宴席,賈府也少不了人來,這一次來的正是王夫人,黛玉第一次在外面做客的時候和舅母撞上,多少有些尷尬。
至於王夫人是不是當著眾人的面說了些讓黛玉下不來臺的話,惹得黛玉心煩,這柳五兒就無從得知了。
好在黛玉只沉悶了一個晚上,第三日早上,又歡歡喜喜地同陳氏一道去陳家做客去了。前兩日跟著黛玉一同過去的都是雪雁,說是黛玉這兩天同陳家的二姑娘處得很好,大有結成手帕交的意思,柳五兒聽了,不由得對這位陳家二姑娘生出了許多好奇。
第三日晚間,柳五兒迎著剛回來的黛玉,探手過去幫她解了鬥篷,隨口問道:“姑娘今兒在陳府玩得怎麼樣?這麼晚回來,想來是和陳家二姑娘吟詩作對了?”
黛玉正要說話,外面忽然傳來陳氏身邊丫鬟的聲音,“紫鵑?太太那邊找你呢。”
柳五兒一怔,不明白陳氏那邊怎麼剛回來就有事找她,卻也不好不去,只好把手裡的差事交給絡兒,朝黛玉福了福身子,出門往上房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大家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