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五兒和林棲前後腳到的陳氏房裡,兩人對視一眼, 都有些驚詫, 不曉得陳氏這麼晚了叫他們兩個過來是何意。
陳氏還在裡間更衣, 林棲和柳五兒在外間坐了約莫一刻鐘左右,陳氏才換了一身家常的袍子出來, 她揮手打發走了丫鬟,只留下谷媽媽在身邊,滿臉沉思地盯著柳五兒和林棲看了幾眼, 才道:“我想著, 這事我也不好一個人做主, 總要找你們來商量一下才是……”
她著意看了一眼柳五兒,直看得柳五兒滿頭霧水:她可是黛玉身邊的丫鬟, 又是榮國府出身, 什麼樣的大事需要把她也叫來?可是很快, 她就隱約猜到了陳氏這一番做法是所為何事。林家能同她扯上關系的, 不就只有黛玉一人嘛!
果然,陳氏只停頓了一下, 很快就繼續開口道:“事關黛玉的婚事, 又牽扯到賈家人那邊的態度, 我也不好自己就擅下決斷。”
柳五兒雖然隱隱猜到了陳氏叫她來的用意,卻也沒有想到陳氏能把事情辦得這麼利落,這麼快就有了人選。她忍不住瞟了坐在另一邊的林棲一眼, 他也是一臉鄭重,等著陳氏揭蠱人選呢。
“就是你舅舅家的兒子, 陳也俊。”她看著林棲,“你舅母和我說,你舅舅最近給你表弟在侍衛隊裡尋了個差事,說出去也是體體面面的——也就是差事有了眉目,才想著該給你表弟說一門親事了。”
“舅母看中了堂妹?”現階段的談話,是沒有任何柳五兒插話的餘地的,她也就沉默地坐在一邊,聽林棲一句一句地問出她也同樣想要知道的那些疑問。
陳氏遲疑了一下,才道:“聽你舅母的意思,看中了黛玉的,反而是你舅舅……當然,你舅母也很喜歡黛玉這個小姑娘,但是先提起來婚事的,是你舅舅。”
林棲蹙著眉頭,微一思忖,就已想明白了其中的關竅。不過他很快就問起了旁的事,“婚姻大事,雖說是結兩姓之好,但是堂妹現在沒有親生父母,咱們也要為了她著想——能情投意合才是最好的。表弟那裡……”
說起這個來,陳氏周身那若有若無的尷尬頓時就消散一空,“說起來,那日領著黛玉去給你舅母賀壽,在你舅母院子裡剛好撞見了你表弟,我看他對黛玉的印象倒是甚好,你舅母也說,你表弟對這門親事,十分滿意……”
林棲不置可否地微微一哂,“改日我約表弟出來,探探他的口風。若當真如此,這門親事倒也可行。”不給陳氏反駁的機會,他又看向柳五兒,“你先不要在黛玉面前透出口風,這事我自有計較,等有七、八分準了,再由母親告知黛玉。”
柳五兒忙道:“是。”
陳氏也點了點頭,這才說出叫柳五兒過來的目的,“紫鵑,你覺得這事什麼時候告訴賈家那邊比較好?”
果然是給她出了這樣一個難題!
柳五兒側著頭想了一會兒,才遊移地開口:“賈家那邊,雖說萬事都以老太太為尊,但是現在當家的卻是二太太……這事若是讓老太太先知道了,老人家殫精竭慮了那麼多年,一心想要湊成孫子和外孫女的好事,上次娘娘賞下節禮,都被借題發揮鬧出了那麼大的動靜,這一次更不知道會如何了。反而是二太太那邊,她一向喜歡薛家的寶姑娘,縱然知道了這事,也會幫著咱們遮掩一二的。”
她的思路,也是越說越清明,“在奴婢看來,這事最好還是先讓那邊的二太太知道,她會幫著咱們上下抹平的。”
陳氏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和林棲對視一眼,就叫柳五兒回去了。
柳五兒出了陳氏的屋子,心裡還有些沒底,就站在廊下。好在林棲也沒在屋裡和母親密會多久,很快就出了屋子,看到正站在迴廊角落裡的柳五兒,也絲毫不感到奇怪,甚至還朝她招了招手——柳五兒當然也就不客氣地走過去了,而她的疑問,也是那樣的直接,“你舅舅——陳家老爺,怎麼會看上林姑娘的?”
林棲看了她一眼,“我舅舅走的是武官的路子。”他點到即止,沒有多言,抬腳就出了正院。
柳五兒不好多問——生怕吵到了別人,把這事宣揚出去。只好低著頭,一邊走回偏院一邊琢磨,甚至一晚上都沒有睡好,直到半夜,才勉強琢磨出一點意思:陳家走武官的路子,興許一直就想著要和文官聯姻。林如海雖然死了,但是他的同濟、同年、同鄉,還有揚州那邊出來的學子,這些年也形成了一股不大不小的勢利——而且,正因為林如海已經死了,這份聯姻,在讓陳家和文官集團聯系更加緊密的同時,又不會招人眼目……
她能琢磨出來的,也就僅止於此了。這樣的婚事,自然也有血淋淋、不那樣美好的內裡,但是在柳五兒看來,起碼比只剩下“看上去很美好”的寶黛的婚事要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