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話正確與否,柳五兒無從證實——好在元春真的生下了一個男孩兒,賈家上下暫時都能得以保全。在這之後,元春就時常感嘆,說兒子是自己孃家的福星。
但是,能保全孃家多久,還是件不好說的事——現在賈家可是真的有一位皇子外孫了,只出了一位娘娘的時候都不知天高地厚成那個樣子,現在……
“娘娘,奴婢也覺得,您該轄制一下家裡人了。”柳五兒抿了抿唇,猶豫了一下,“別的不說,咱們家的兩個爵位,可都不是世襲罔替……”
元春目光一閃,看向柳五兒的時候又多了幾分鄭重,“你的意思是……”
柳五兒偏了偏頭,“大老爺身上襲到的爵位,就已經是‘大將軍’了,東府的珍大爺也是如此,但是兩府掛的匾額上卻還是‘國公府’。現在老太太還在,皇上也不多做計較,但是到底於理不合。”
元春沉吟著,沒有接話,柳五兒也就安靜下來。沒過幾日,元春讓夏守忠出去給孃家人傳了一次話,再之後就像是又把這事忘到腦後了似的。
轉眼又過了一年,四皇子一歲的時候,宮裡又出了幾位大著肚子的孕婦,後宮之中眼看就熱鬧起來,但是皇帝的情緒卻並不高漲,蓋因為東平郡王領兵東徵的時候打了個大敗仗,正月還沒過去,戰敗的訊息就傳回了京城,連主帥東平郡王自己都被敵方俘虜了去。朝中大臣都說,從公侯世家中甄選貴女充作藩王郡主,送往和親,換得東平郡王平安歸來。皇帝雖然滿心不願,卻也想不出別的法子——海戰又確實敵不過人家,只好妥協。
不出幾日,又有傳言,說是東平太妃已經選定了榮國府的三姑娘探春認作義女,遠嫁藩國和親。訊息傳進宮裡,皇後、吳貴妃等人日常見了元春,眼中既有同情、又有譏誚。
元春心下也非常惱怒,回到鳳藻宮少不了和身邊的心腹抱怨:“這東平王府也是欺人太甚了,不就是看三妹妹是庶女,老太太、老爺、太太都不會太過計較……到底是我孃家妹子呢,老太太、太太也就真肯放人了?”
柳五兒垂著頭,強忍下一個冷笑:賈母、王夫人為什麼不答應?元春自己也說,探春不過是個庶女,賈母、王夫人對她也就是面子情——越發說白了,元春這樣的嫡長女都能被“賣”到宮裡,那還是從女官做起呢,探春又為什麼不能被“賣”去藩國?以郡主名號和親過去,好歹一個王妃的位置是跑不了的。
元春又猛地嘆了一口氣,“這一年多雖然有我彈壓著,但是家裡也鬧出了不少亂七八糟的事,希望這一次,陛下能看在三妹妹的面子上,領咱們家的情,多擔待些日子吧……”
“那也總要家裡面先做出蟄伏的姿態才好。”柳五兒相機進言。
元春輕輕籲出一口氣,擺了擺手,示意柳五兒下次再說。
這一等,就直等到了探春和親遠嫁之後——探春遠嫁之後,賈家不知道是不是天定的氣數已盡,先是黛玉病故,賈母傷心外孫女的離開,也一病不起,元春在宮內每日長籲短嘆,不停地往孃家賞賜藥品,也沒能把賈母從閻王手中搶回來。
柳五兒也愈發迫切起來,她知道,關鍵的時刻到了,只要能在這時保住賈家,那麼元春今後的地位必然無虞。賈母病逝的訊息傳來那天,柳五兒直直地跪在元春面前,“娘娘,不能再耽擱了。”她直視著元春的雙眼,下定決心,非要元春做出那樣的決斷不可……
賈母的頭七剛過,皇帝就派人過去摘了榮、寧二府的國公府匾額,換上了和賈赦、賈政職位相當的將軍府匾額。之後,就輕輕放過了榮、寧二府沒真的抄家滅族,把兩家人全部下獄審查。
換匾的當天,柳五兒聽到訊息之後才終於鬆了一口氣,她自忖自己這一世的任務應當已經完成了,只是不知道警幻仙子什麼時候才來帶自己回去。
當晚,柳五兒幾乎是剛進入夢鄉,就看見警幻仙子笑容晏晏地站在自己面前,“五兒,這一世的任務就算你完成啦,下一世還要繼續努力……”
作者有話要說:
嗯,抱琴的部分就結束啦
下面的一部分也算是這一篇的重點吧,但是寫的真的很卡……
希望大家可以繼續支援,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