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皇帝聽了之後果然挑起了眉毛,“那你說說你推薦晉王的理由。”
吏部尚書不緊不慢地笑著說,“眾所周知,晉王殿下打仗很是厲害,但是在臣看來,殿下更是文韜武略多有涉獵。”
“想來治理黃河水災,也是不在話下。”
晉王見吏部尚書這麼抬舉他,連忙道,“父皇,兒臣願領命前去!為父皇分憂!”
皇帝欣慰的笑了笑,“你總是這兒懂事,不過黃河水患這件事事關重大,容朕再考慮考慮。”
皇帝擺了擺手,因為他心裡覺得此事確實有些棘手,並不想直接交給晉王來做。
自從太子殿下被廢了之後,這晉王殿下和哲王殿下暗地裡可是互相叫著勁兒,可謂是暗潮洶湧。
這晉王殿下既然這麼表態,那麼哲王殿下自然是不能落後的。
於是哲王立刻站出來說,“父皇,不如您派兒臣前去吧!兒臣也想為您分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皇帝見到哲王也是這麼積極的想要請命,心裡就更加寬慰了,畢竟再沒有什麼父慈子孝使他開心的了。
當初他發了這麼大的怒火,將太子貶為了庶人,又發配到了別的地方,現在想想,不後悔是不可能的。
然而王子犯法,也要與庶民同罪,即使他留他在京城,想必太子過的也不會很好。
還不如饒他一命,給他自由,未來能夠怎麼樣,端看是他自己的造化了。
皇帝在心裡嘆了一口氣,這太子讓他這麼不省心,沒想到底下的二皇子和三皇子都這麼有孝心。
而且自從太子殿下被廢了之後,他也沒有看到,二皇子和三皇子之間激烈的鬥爭,這說明他們心裡,是有太子這個哥哥的。
皇帝雖然氣惱太子做的事,但畢竟是自己的親兒子,過去了這陣子,氣自然也就消了。
但是他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在太子之位懸空的時候,這哲王和晉王兩個兄弟去爭鬥。
幸好哲王殿下也不算太笨,並沒有傻乎乎的去直接將他與晉王殿下的矛盾放到明面上來,所以皇帝陛下並不知道他們暗自之間的較量。
其實這黃河水患的問題,歸根結底和哲王殿下脫不開關係。
畢竟工部尚書是哲王這邊兒的人,當初皇帝派遣工部的人去那邊興修水利與堤壩之時,哲王在裡面貪了不少銀子。
這也就導致了堤壩的質量不能很好的完成,既然是偷工減料的工程,那麼就必然有一天會暴露出來。
這不離州當時就是所修堤壩的範圍,正是因為工部的偷工減料,所以才導致了堤壩的崩塌,進而致使黃河決堤,沖毀了百姓的家園。
之前皇帝一直沒有接到關於這方面的訊息,也都是因為哲王在底下暗暗施壓,他甚至去威脅了離州知州,讓他不能直接呈遞給皇帝奏章。
所以這才導致了黃河決堤的事情,一直被埋到了現在。
比較這一整條線上的人都是哲王的人,所以他有心想要隱瞞的話,只要多費一些功夫,總能瞞過眾人的。
只不過現在流民就要大量的湧入京城了,所以黃河決堤的事情就再也瞞不住了。
工部尚書應哲王的要求,今早先發奪人,告知了皇帝黃河決堤的訊息。
雖然現在哲王殿下的面上很是鎮定,但是他的內心卻十分慌亂,因為這件事其實經不住查,只要有心人往這方面......
那麼他就一定會被揭發!
除非,除非他接管了修築堤壩的事情!
不然這件事遲早會被揭發!
本來他剛剛就打算站出來直接請命,卻沒有料到吏部尚書竟然上來直接推薦晉王!
哲王在心裡恨得牙癢癢,但是面上卻不能表露出來。
他現在的內心十分憤怒,但是憤怒的同時又覺得不公。
太子被廢之後,皇帝讓晉王接管了吏部的相關事宜,然而卻只是讓他接管了工部的相關事宜。
眾所周知,公佈是十分沒有油水可撈的地方,這平日裡拉攏大臣,結交達官貴人,都是需要大力花費銀子的地方。
但是哲王只僅僅的依靠著自己的田產,商鋪,這根本就掙不了多少銀子,再加上他平日裡又大手大腳的慣了,所以王府中也沒有多餘的錢財。
在之前的時候他就動了歪心思,直接就賄賂了工部尚書,讓工部尚書成了他身邊的人,於是他就順理成章的貪汙了一些修築黃河堤壩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