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東北區,洛隱公會。
在大廳中,稀稀落落地坐著四五個人——都是從各大公會抽調出來的精銳,參與制作《我欲成魔》的造夢師。
只不過,相比專案剛開始的盛況,這群人的人數要少了很多。
他們麻木地聽著工作人員宣讀最新的銷量資料,個個都是面如死灰。
就連自視甚高的田老,這時候表情也如同霜打的茄子——焉了。
原因很簡單:
《我欲成魔》發售之後,銷量簡直慘不忍睹,讓五大公會再次受到沉重的打擊。
原本,它們在公羊機上面,就已經吃了個大虧,元氣大傷。
這次集合全部精英,指望畢其功於一役,將黑島公會打落凡塵。
結果,最後連泡都沒冒一個。
《我欲成魔》處在《尼爾:機械紀元》與《軒轅劍:天之痕》兩款劇情神作的夾擊之下,根本賣不動。
《天之痕》作為蒲筠監製,沈牧策劃劇情的作品,直接被玩家們當做仙劍2看待。
發售時甚至沒怎麼宣傳,就吸引了無數的玩家。
十天不到,銷量就奔著三萬份去了。
照這個勢頭,最後的銷量恐怕和仙劍不相上下。
至於這款遊戲的質量,也完全對得起玩家們的信任。
雖然劇情感覺上和仙劍很像,都是少年曆險,遇到兩個性格迥異的絕世美少女,最後一同拯救世界。
但這款遊戲在很多方面都推陳出新,尤其是在感情的細膩程度上,要更加有代入感。
特別是那副三個人坐在鯨魚背上的畫面,更是給無數玩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至於《尼爾:機械紀元》這款遊戲,更是給玩家們開啟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如果說俠盜中展示了高樓大廈的都市生活,那尼爾則展示了,當人類消失後,高樓大廈會變成什麼樣。
荒蕪的景觀到處都是,透露著一股蕭瑟和絕望。
然而新生的植物和動物,又讓人感到一絲希望。
並且,尼爾採用了多周目展現劇情的新形式,多次顛覆劇情的發展,讓玩家恨不得大呼“臥槽”。
對他們來說,這是從未有過的體驗。
至於尼爾的最後,透過刪除自己的存檔,來支援其他玩家的設定,更是讓無數玩家淚如雨下。
這種全世界站在你身邊,陪你一起闖地獄的感覺,簡直是震顫靈魂。
尼爾剛釋出的時候,銷量還不怎麼起眼。
但隨著打通遊戲的玩家越來越多,他們都自發地在論壇上進行宣傳,透過口碑讓尼爾迅速地傳播開來。
相比之下,《我欲成魔》只是個山寨俠盜的作品,除了換了一層皮以外,幾乎沒什麼新東西。
如果沒有尼爾和天之痕的話,玩家也許會抱著試一試的態度,體驗一下這款遊戲。
但是,這兩款遊戲恰好一前一後地推出,搶佔了《我欲成魔》的市場。
以至於,這款聚集五大公會精英造就的大製作,最後的銷量只有幾千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