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根,你太膽大包天了,竟敢綁架國家幹部,你的這種行為是犯法的,是要坐牢的。”公社領導訓斥李永根。
“坐牢就坐牢,我就是想要個說法。”李永根梗著脖子說。
“你想要說法可以,要透過正常途徑,可你採取的是非法手段,性質就徹底變了。”公社領導嚴厲的說。
“我跟李明說過多少回了,他一直都沒給我說法,我也是被逼急了,才綁了他。”李明委屈的說。
“逼急了就綁架政府幹部?逼急了就犯法?這是理由嗎?我看你到現在,也沒認識到你綁架行為的嚴重性,我現在就把你交給公安局,有什麼話就到公安局去說吧!”公社領導也急了。
公社領導的話音一落,他身邊的兩名幹部,就要帶李永根去公安局,大虎一看不得了,到了公安局性質就變了,李永根的老孃也活不成了,他趕緊走到李明跟前,求李明為李永根說情。
從內心來講,李明同情李永根的遭遇,又聽大虎說到,李永根的老母親雙目失明多年,身邊只有永根一個兒子,如果因為綁架被抓進了公安局,老母親肯定也活不成了,那在他的心裡將留下永遠也抹不去的內疚,想到這裡,李明攔住了已經押著李永根走出門的兩位保衛幹事,他把不能帶走李永根的理由向公社領導做了說明。
聽了李明的請求,公社領導也考慮到,李明本身是被害人,而他又站出來為李永根說情,還有,李永根沒有前科,李永根的老母親確實無人照料等諸多因素,公社領導決定,暫時不把李永根扭送公安局,但這件事必須嚴肅處理。
第二天,公社領導當著全村人的面,宣讀了對李永根的處理決定,內容如下:
村民李永根對土改工作組的定性問題,一直心存不滿,在多次與駐村幹部李明的交涉中,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結果,便失去理智,採取了綁架李明的非法手段,想以此達到摘掉富農帽子的目的,李永根的行為,性質十分惡劣,本應嚴懲。
鑒於李永根是初犯,沒有造成危害後果,加之受害人李明一再表示,不願追究李永根的刑事責任,公社做出決定,從今天起,李永根必須在沙峪村進行勞動改造,接受村民監督,以觀後效,改造的具體內容,由駐村幹部李明安排。
李永根面無表情的聽完了鄉政府宣讀的處理決定,這起綁架案算是畫上了句號。
也就從那天起,李永根的性情發生了天大的逆轉,他不再跟任何人包括大虎,談及他的二畝地和富農的成分問題,整個人就像個行屍走肉,有軀體卻沒了魂。
看到李永根的變化,大虎的內心很複雜,他有無奈也有內疚,無奈的是,他眼睜睜的看著這種結果的發生,他卻沒有辦法幫助李永根改變,內疚的是,他曾經幾次勸說李永根,接受工作組的結果,正是因為他的勸說,李永根才默許了工作組的決定,他認為,造成李永根今天的局面,跟他有分不開的關系,他曾幾次試圖開啟李永根的心結,都被李永根無言的拒絕了。
也許在李永根看來,既然說不清楚那二畝地和耕牛驢車,又不能擺脫富農的身份,那還不如把自己封閉起來,封閉也許是保護自己最好的辦法,他甚至想,如果把自己的眼睛弄瞎了,把耳朵弄聾了,看不到聽不到任何事情,也許是更好的解脫,但一想到還有個雙目失明的老母親需要他,他只能茍且的活著。
隨著沙峪村人口的不斷增加,經公社領導批準,給沙峪村配備一名村幹部助理,並指定,這個村幹部助理的名額由沙峪村産生,助理的經費,由公社劃撥,也就是說,誰當了這個助理,誰就成了拿公家工資的幹部了。
這個訊息一經傳出,在沙峪村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村民們還是頭一次聽說,農民還可以拿公家工資,盡管只有一個名額,但每個人都想抓住這個機會,為了顯示公平,李明擬定了招聘條件,大致內容是,擁護中國共産黨、擁護社會主義,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愛憎分明、熱愛集體、團結互助,年齡在十八歲至五十歲的均可報名。
招聘條件公佈以後,報名的人還真不少,李明本想透過條件當中‘有文化’一項,淘汰掉一批村民,剩下幾個精兵強幹的人再競爭,可是他不清楚,村民大都參加過‘掃盲班’,都認為,會寫字就算有文化,李明也只好認頭,因為有文化這種事情,見仁見智,最低是識字,最高也沒法封頂,彈性確實太大,沒法界定。
但是,李明還是想了個辦法,他出了張卷子,卷子上的題,是他根據村民的實際情況定的,共有十道,第一道,沙峪村共有多少戶人家?共有多少口人?第二道,沙峪村共有多少畝地,其中有多少個果園?第三道,正常情況下,一畝地能産多少斤玉米?多少斤高粱?第四道,沙峪村有多少人常年在外打工?村裡超過六十歲的老人有多少?第五道…。
既然是考試,還是要正規一些,考試那天,李明還特意從公社找來了一名監考員,監考員宣佈了考場紀律,為了能夠當上村幹部助理,村民們還是真聽話,卷子拿到手以後,他們都很認真的低著頭做自己的,沒有一個大聲喧嘩或交頭接耳的。
李明發現,在考試的人中,沒有大虎,他很是失望,因為從接到公社的通知以後,在他的心裡已經就有人選,這個人就是大虎,他怎麼也沒想到,大虎會放棄這個大好的機會,他了解大虎,也許在大虎心中,他有自己的想法。
答完卷子的村民走出了考場,考場裡只有幾個還沒答完的村民,時間到了,李明宣佈考試結束,李明把卷子拿到了辦公室,他讓村民回家等成績,可是,急於想知道結果的村民,沒有一個肯走,李明只好和監考員決定,當場判卷,公佈結果。
就在李明和監考員判卷的時候,等候在教室外面的村民可就議論開了:
“怎麼麼見著大虎來考試?”
“大虎要是來考試,還有咱們的份,那名額肯定就是他的了。”
“我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進考場,我的心裡還突突直跳。”
“第三道題,玉米畝産你說多少斤?”
“去年我家才打二百斤,我就答二百斤。”
“你答錯了,你說的去年,那是遇上了旱災,卷子上說的是,在正常情況下,我答的是五百斤。”
“哎,你說吧,李明出的題,怎麼都是圍繞說咱村出的,乍一看,還挺簡單的,可是要答準確,也不容易。”
“那還用問,這次是選村幹部助理,當然要先考你村裡的情況,如果對村裡的情況都不熟悉,能當好村幹部嗎?”
一個小時的工夫,李明和監考員把卷子判完了,他們來到了院子裡,對考試結果進行了公佈,金昌元考了第一,為了減少村民對考試結果的質疑,李明把卷子,發到了村民的手裡,同時把正確答案,張貼在辦公室的外牆上,供村民們對照,這種公開透明的招考方式,讓村民心服口服。
為了摸清大虎不參加考試的真正原因,李明來到了大虎的家裡,他把這次考試,金昌元被錄取的事情告訴了大虎,也追問大虎,為什麼沒參加這次考試,大虎委婉的告訴李明,自己本身有手藝,能夠靠手藝吃飯,就不想跟村民搶助理這個名額了,李明對大虎說,以後村裡有需要他幫忙,還希望他不要拒絕,大虎表示,他是沙峪村的村民,只要是有關沙峪村的事情,他都會盡全力幫助的。
其實大虎說的話裡,有一部分不是他的真實想法,他之所以不願意幹,很大一部分,是李永根的事情,給他的內心帶來了陰影,很多過去他能看透的事情,現在卻有些看不透,過去能解釋通的問題,現在也解釋不通,以其無力改變,不如踏踏實實幹自己的木活,自己左右自己比較好。
金昌元當了村助理以後,走馬上任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李永根。
自從綁架事件發生後,公社領導就決定了,李永根要在沙峪村接受改造,並由李明安排改造內容,李明為此曾多次到李永根的家裡瞭解情況,當他看到李明家的窘境的現狀,沒有給李永根安排改造的事情,可是在一次公社領導召開的會議上,領導讓李明彙報李永根改造的進展情況,李明只好編了個謊,說李永根打掃村裡的垃圾,公社領導表示,這還不夠,他讓李明盡快拿出方案。
金昌元當上村幹部助理以後,李明就把落實李永根改造的方案交給了金昌元。
本來只想為村裡多幹點事情的金昌元,沒想到接到的第一個事情,就是拿出對李永根的改造方案,他犯了難,原因很明瞭,他和李永根是一塊長大的,李永根的為人以及家裡的情況他是瞭如指掌,他在明知李永根是被冤枉的情況下,還給李永根制定改造方案,他沒法做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