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寒告訴文欣,潘偉峰迴家後找到了他母親。
走時張寒給了他五十兩銀子,他就用這些錢,給母親請醫調藥,母親的情況,漸漸好轉。
他又用空閒時間找弟弟,找來找去,竟然在一家客戶家,找到了弟弟。
潘偉峰就跟客戶說了實際情況,客戶也挺通情達理,同意給他弟弟贖身。
潘偉峰把手裡的錢,都給了客戶。
客戶一見還賺了點,更高興了。你好我好都挺愉快。
潘偉峰把弟弟帶回家,又跟母親和弟弟,開開心心的過個年,把家安排好後,才回來。
文欣很開心,覺得自己又做了一件好事。
文欣估計他的五十兩銀子,也花的差不多了。
母子生活還是有困難,他也難心安。
乾脆就好人做到底,跟張寒商量,不如就把薪水,提前支付半年的,讓他拿回家給母親和弟弟生活,他也好安心。
張寒這兩年被文欣帶的,做事風格很像文欣。
文欣對主僕觀念界限,不是那麼分明,他自身又是也做過下人的,所以主僕觀念也不是很強。
對潘偉峰這樣遭遇的,張寒也是深有感觸,也願意伸出幫助的手。
但他畢竟是男人,經歷也不是很多,沒有文欣想的多,想得周到。
所以每次有什麼事,張寒都願意跟文欣說,聽聽文欣的意見。
文欣也知道,張寒的身份變化太大,從一個普通的村民,賣身為僕,轉眼又去了奴籍,成了老闆。
從一個一貧如洗,到家財萬貫,需要時間去適應。
生活圈子突然變大了,遇到事情時會不自信,甚至有時候不知所措。
這些都是必須經歷的,誰也不可能天生就什麼都能懂,都是需要時間,去學習和適應的。
所以每次文欣都會假裝,是無意識的說出自己的看法,既不讓張寒尷尬,也不打擊張寒。
有時張寒做的不到位,文欣也不會說,是那做得不對。
他會跟張寒分析對方的想法,讓張寒自己意思到,是哪做得不對。
再加上孫管家毫無保留的教導他,張寒做起事來,也是越來越有氣勢。
現在生意上的事,文欣已經完全放手了。
但張寒有什麼特殊事情,還是習慣性的跟文欣報備。
尤其經歷了許多事,張寒更願意多溝通。
所以文欣雖然不管生意上的事,但什麼事情都知道。
文欣跟張寒說孩子要滿月了,不如好好辦個滿月酒,把親朋好友喊來聚一下。
張寒有點猶豫,文欣知道他在顧慮什麼。
初二事件鬧得太大,雖然在衙門贏了,但在村子裡,張寒是被人詬病的。
傳統的尊卑觀念,長嫂如母,可以有無德的父母,不能有不孝順的兒女。
即便知道孩子被虐待,可也是養了,張寒就只能孝順張明兩口子。
這也是張明這幾年,不斷跟張寒要錢,而張寒也給的原因。
這一次是徹底了斷了,張寒的臉面也沒了,會被人說成不賢不孝。
正是因為文欣知道這個原因,所以才要辦滿月酒。
喜歡穿成貴女奔山村請大家收藏:()穿成貴女奔山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