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嬌娃》上映之後,熊貓影業的宣傳工作沒有停止,在和環球影業溝通之後,進行了力度更大的宣傳!
“一部別出心裁的動作電影,影片中,三位女主角以全新的定位,敏捷的身手讓她們擺脫了以往電影中女性固定的花瓶形象,給觀眾奉上了全新的視覺體驗。”
在第二天,網上就出現了關於《霹靂嬌娃》的議論,百分之九十都是正面評價,一位名氣很高的電影評論人甚至在央視的綜藝節目上提起了《霹靂嬌娃》,並給其很高的評價,一百分打了九十八分的高分。
至於理由很簡單,雖然《霹靂嬌娃》不是第一部以女性為主角的動作電影,在幾年前香港電影人就拍過和《霹靂嬌娃》類似的動作電影《東方三俠》,但是第一部成功的女子動作電影。
《東方三俠》,是香港著名導演杜其豐執導,請來了梅姐,張影后,楊子瓊三人擔任主演,影片講述三個出身背景不同的女俠,經歷一系列盜走嬰兒的神秘事件後,最終擁護正義並結成生死同盟,共同抗邪惡勢力的故事。
只可惜影片票房很差,《東方三俠》1993年2月12日在香江上映,截止3月3日下映,一個月時間僅僅斬獲193萬港幣,位列年度票房榜105名。
按理說這樣一部經典影片,再加上三大女神聯袂出演,怎麼也不可能只有193萬港幣,讓後世的影迷很是不理解。
認為其失敗的原因除了是因為觀念太超前了,讓當時的觀眾不能理解,另一個就是因為1993年是武俠片巔峰時期,幾十部武俠片扎堆上映,其中大牌雲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說有傑哥的《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因為票房失利只有一千一百多萬,導致下集《倚天屠龍記之陰陽聖火令》難產,讓影迷苦苦等了幾十年,以至於很多人都說,敏郡主等傑哥等的孩子都長大了,張無忌還沒來。
還有另外兩部經典,同它們相比《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還算好的,一部由徐可編劇和監製、陳木勝執導,影片中群星雲集。
不光有老牌武俠小生劉松人和徐少強,還有梁影帝和吳啟華兩位帥氣小生,當然更少不了仙氣滿滿的梅姐和溫婉漂亮的十三姨。
還有飾演反派角色的皇阿瑪和劉錦玲,他們改變了以往的形象,一個夠邪、夠陰,另一個足夠性感。
當然裡面最讓人不能忘的是十三姨那句經典臺詞,時常被網友拿出來調侃。
另外一部經典當屬《水滸傳之英雄本色》,改編自大家耳熟能詳的《水滸傳》,取自林沖和魯智深的故事。
影片中一眾演員角色豐滿,個個出彩,家輝哥飾演的林沖儒雅、迂腐,徐大惡人出演的魯智深莽撞、搞笑、義氣,而王天仙的林娘子更是端莊、秀婉、果敢、忠貞讓人難忘。
再加上胡偉立大師的配樂,那種黃沙萬里闖生天,令人回味無窮,的意味,只可惜碰到的強手太多,最後只有幾百萬的票房。
在這些強手的圍攻下,借鑑好萊塢型別《蝙蝠俠》、《黑暗博士》等漫畫電影的一部分精髓和套路,融合東方玄幻色彩說現代不是現代,說古代不是古代的《東方三俠》就有些兩邊不討好了。
與之相比,採用現代科幻思想的《霹靂嬌娃》更能為觀眾們接受,電影裡的劇情、伏筆、彩蛋全部都成為了媒體熱議的焦點。
特別是科技公司!
因為影片是中美日等地區同時上映,經過雷衛東加料的《霹靂嬌娃》,一上映就在科技界,特別是美國的科技界引起了轟動。
在以前,觀眾經常在007電影裡看到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高科技裝備,而現在到了《霹靂嬌娃》,觀眾們發現裡面的高科技裝備有而無不及。
對此,美國一家十分有名的科普雜誌,專門針對《霹靂嬌娃》發表了自己的評論。
“科幻電影一直是好萊塢電影中一個重要分類,遠的如形成美國星球文化的經典電影《星球大戰》系列和斯皮爾伯格的《et外星人》。
近的如《侏羅紀公園》和《駭客帝國》,但從來沒有一部像電影《霹靂嬌娃》那樣把科幻世界展現的那麼真實。
據說電影本來的劇本不是這樣,是雷衛東入資拿下版權之後強行修改的,裡面使用的很多東西看起來雖然有些科幻,但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在不久的將來就可能成為現實,就比如那部囊括了電腦和手機的功能的智慧手機,電影中的叫法)。
大家應該都知道著名的摩爾定律,積體電路晶片上所整合的電路的數目,每隔18個月就翻一番,從5微米變成3微米,從3微米變成1.5微米,然後0.95微米,0.65微米,0.35微米,在同樣大小的矽片上,不斷整合更多的電路,讓晶片的效能以幾何級的數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