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西在這一段配樂花了許多的心思,詞是作者已經不可考、寫給唐代名將封常清的葬歌,名為《封常清謝死表聞》。
曲和演唱,印西特意拜訪了上個世紀就已經成名的老藝術家,請他再出山譜曲並親自演唱。
老藝術家本來是接受譜曲但拒絕演唱的,因為他說他已經老了,嗓音早不複當年靈動,技巧不再,高音上不去,低音也不甚圓轉。
印西卻堅持讓他試試。
沒想到,老藝術家閱歷深厚的蒼老嗓音、不用技巧的歌唱,讓葬歌多了一絲更純樸、本真的情感。
“身既滅矣,歸葬四方。春亦青青,秋也黃黃。息幹戈兮刀劍藏。魂兮歸來,永守親族。”
葬歌結束,電影落幕。
而在拍攝現場,看到監視器畫面的人都紅了眼眶,心裡湧動著無法用言語描述的觸動。
陳岱川躺在那裡,睜著眼,遲遲沒動。
好像真的死了一樣。
李從一走過去,喊道:“起來了。”
陳岱川的眼珠幾不可察地轉動了一下,臉上的神情好像被冰封了似的。
李從一心中一陣窒息的抽搐,只有他知道,躺在這裡的人是宣慈,已經死了的宣慈。
李從一微笑,蹲下去拉著他的手,用輕柔但明晰的聲音喊道:“陳岱川,起來吧。你拍完了,演得特別好。”
神采終於回到了陳岱川的臉上。
陳岱川緩緩一笑,他又活過來了,李從一就在他身邊。
真好。
後面還需要補拍一些鏡頭,比如被紅纓槍刺穿的一幕,還要拿掉槍頭,重新擺拍一下姿勢,後期添上刺穿身體的特效。
這些瑣碎重複的任務,輕松太多。陳岱川很容易就完成了。
自此,沙漠上的戲份徹底告罄。
劇組回到車水馬龍的大都市,在影視城繼續拍室內戲份。
前後歷時十個月,終於在熱情的七月,《先鋒》順利殺青。
作者有話要說:
文中提及的葬歌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我個人很喜歡,特別是“春亦青青,秋也黃黃”這一句,有種跳出生死的超脫,把全文貼在作話裡,大家感受一下~
《封常清謝死表聞》 作者佚名
身既死矣,歸葬山陽。山何巍巍,天何蒼蒼。山有木兮國有殤。魂兮歸來,以瞻河山。
身既歿矣,歸葬大川。生即渺渺,死亦茫茫。何所樂兮何所傷。魂兮歸來,莫戀他鄉。
身既沒矣,歸葬南瞻。風何肅肅,水何宕宕。天為廬兮地為床。魂兮歸來,以瞻家邦。
身既滅矣,歸葬四方。春亦青青,秋也黃黃。息幹戈兮刀劍藏。魂兮歸來,永守親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