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給人無限的機會,激發創業者的熱情,也給許多創意以豐厚的回報。
不象後來,只要能賺錢的領域,都被高精尖的人才擠滿了,要象這個時代這麼好賺錢,只能是做夢了。
段總聽出了端倪,但是他沒有說話。他所從事的電子資訊産業行業,和俞老師的教育業不是同一個行業,他現在只想精進和拓展自己的相關行業,並不想跨界投資。
葉秋桐倒是有了想法,她微微一笑道:“俞老師,說說你的想法,或許我有興趣呢?”
其實,俞老師不用說,她也知道他的想法和企圖,只不過,她若不讓俞老師說,莫名其妙就答應投資,在座的人又不是傻子……
段總見葉秋桐突然對俞老師的事業有興趣,有點吃驚,覺得南方人是不是真的象他們北方人說的:人傻錢多啊?
每個行業都有門道,不甚瞭解的情況下,貿然投資,能全身而退就不錯了,別把身家都折在上面。
正是因為這麼想的,所以段總方才不敢輕易對俞老師開口,說實話,他對俞老師的産業也不感興趣就是了。
培訓學生,才能賺幾個錢喲……
葉秋桐的話,卻讓俞老師頓時象打了雞血一樣。
他剛才一進門,雖然沒有指望葉秋桐能關注到他,重點放在段總身上,但是從葉秋桐和段總的談話中,俞老師已經察覺到,葉秋桐的實力不俗。沒見身家上億的段總都對葉秋桐恭恭敬敬的嗎?
真是東方不亮西方亮。
俞老師的酒一下子就醒了,他意識到,或許眼前就是一個自己夢想了很久的天賜良機。
於是,他整理了一番思路,說起了自己的創業意向,盈利模式,投資金額等等。
“第一期投資三十萬?”葉秋桐問俞老師。
“是啊,三十萬,如果葉總覺得太多,我還可以縮減,比如學校的選址可以選在偏僻但公交車有通的地方。這樣房租就能節約起來,夏天的話,也不用開空調,就用電扇就好了,節約能源也能省不少錢。”
俞老師一聽葉秋桐這麼問,便緊張起來,生怕第一期投資金額太高,把葉秋桐嚇跑了。
這是他辭職以後,目前為止,第一個正兒八經問起他投資意向且有實力投資的人,俞老師覺得,如果能拉來第一期投資,他就可以做出例項,讓投資商們相信教育事業也是一個可以創下巨額利潤的産業。
因此,現在他特別重視葉秋桐的一言一行,生怕會引起她不滿,讓投資又打水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