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的黃桃雖然數量不多,只有二十多畝,但是一畝地的黃桃今年的産量大約四百來斤,全部採下來也有八千多斤,遲生一家子吃下來,也得三千多元。
吳月桂算了這筆賬,不由地暗暗心驚。
雖然黃桃罐頭好賺,但是沒有賣出去前,要投入這麼大的本錢,萬一哪一批不成,砸在手裡,那就捅了一個天大的窟窿了。
看著兒子、媳婦風風火火的樣子,吳月桂又不好出面阻止,最後她索性也想開了,心一橫,家裡總要有些變化的,年輕人要做事,她還是少反對的好。
還好黃桃是分批送來的,黃桃罐頭也能分批出售,資金不會那麼緊張。
一斤黃桃收四毛錢,遲生和葉秋桐是已經把村裡人自行採摘的勞力價格算進去了,因此他們發出這個購買資訊,村民們都自行動作起來,也不用他們操心其它的了。
一時半會,村民採摘的黃桃也不會這麼快送到,葉秋桐便和吳月桂說了一聲,要把錢還給吳寶福,順便去訂一下玻璃瓶,便一個人往後路村去了。
遲生自家的桃子也要摘,去後路村訂貨也是必需的,雖然他和很想粘著老婆,但也只好讓秋桐一個人去了。
葉秋桐熟門熟路地來吳寶福家門前,看了一眼這棟氣派的紅磚樓,再看看邊上低矮破舊的土坯房,那裡正是牟紅的家。
上一世,牟紅嫁給秋生後,很快把家裡的錢榨幹了,把錢都送回孃家,讓孃家也蓋起了新房子,而葉家卻就此慢慢衰敗下去,甚至連錢秀花出車禍後的賠償金,也被牟紅控制住,揮霍一空。
想到這些,葉秋桐鼻樑酸酸的,她索性停下腳步,在附近走了一圈。
果然,農村裡到處都一樣,有忙碌幹活的人,也有在牆角紮堆聊天的閑人。
葉秋桐裝著問路,便湊近和大家聊了起來。
一聽是吳寶福家的親戚,這些村民都挺熱情的,指著不遠處的紅磚樓,對葉秋桐道:
“看,那就是吳寶福家的小紅樓啦,在我們村獨一份,可氣派了不是?很好找,你這麼直走過去拐個彎就到了。”
“哦,謝啦大嬸,我一路走來,累死了,先歇歇再過去。喲,你看那邊上的舊房子,是誰家的?蓋在吳家邊上,也太不襯了。”
葉秋桐故意把話題扯到牟紅家上。
果然,那些八卦大嬸們立即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
“那是牟家,在我們村,牟家可是數得上號的窮,破房子一到臺風來就到處漏雨。”
“哎,不光窮,那家人還很賴,前幾天牟紅娘不是摔倒在張二毛家門口了嗎?她硬說是張二毛家的狗沖出來要咬她,把她嚇到了,才摔倒的,非要張二毛給她送面線蛋賠不是,還要賠她十塊錢醫藥費。”
“牟家人的人品太差了,難怪兩個兄弟都快三十了還打光棍。”
村民們聊起來就沒個完,把牟家的情況說了個底朝天,葉秋桐一聽,這些情況和她前世瞭解的基本一樣,看來,牟家還是那副德性,不招村裡人待見。
“不過,牟家的兩個兒子不行,那個女兒可招人了,我前幾天,還在縣城看到牟紅和一個港客走在一起呢!”
一個鄰居兩眼放光地道,這種八卦頓時讓大家提起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