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但你剛剛也說青少年的心理起伏是很大的,不能準確預測。
答:別的學生或許是不能,但是郗羽不一樣。她是那種學生,你看著她的眼睛就知道她不會說謊。
問:你們還說了什麼?
答:我不可能用高壓式的辦法讓同學們不要談論這個花邊新聞,冷處理是對流言的最好方法。我給了郗羽一些建議,叫她冷處理這件事,不論其他同學說什麼,不表態,不理睬,不多話。不論多大的新聞過了一週後就沒了熱度。
問:潘越昨天墜樓的時候,你還在教學樓裡?
答:是的。放學之後我在教師辦公室,結果初三的老師打電話到辦公室裡,我才知道出了事,跑到樓下一看……唉……
問:那你有注意到潘越去了樓頂嗎?
答:沒有,我在辦公室裡備課寫論文。
問:備課我知道,寫論文是什麼?
答:評職稱要用的論文。我的宿舍很小,資料也不齊,我都是在辦公室把工作做完才走。
問:那時候辦公室還有其他老師嗎?
答:陸陸續續都走了,我接到電話那會,辦公室只有我了。
問:那學生的情況呢?你注意到整層樓的情況了嗎?五點半左右走廊還有學生嗎?
答:我沒注意到那些細節,但是一般來說,五點半的時候,全年級的學生們都走光了。
問:但是郗羽也在教室裡留到了五點半後。
答:是的。昨天是她值日,她走得晚。
問:她一個人值日?
答:我們班的值日是這樣,平時小掃除,兩人一組,週五放學後大掃除,八個人。另外那個值日生是郗羽的同桌,但她因為身體不舒服,下午沒在學校。郗羽一個人做值日,兩人做值日要二十分鐘左右,她花了四十分鐘左右,所以離開的時間比平時更晚了一點。
問:另外那個值日生是身體不舒服?生病了嗎?
答:不是生病,是女生的例假。她肚子疼,上午的課上完就跟我請假回家了。
問:哦,明白了。那你認為郗羽和潘越在放學後的這段時間裡有見面嗎?
答:啊?你這是什麼意思?
問:你看,兩名處在緋聞中的學生不約而同在學校裡多停留了半個小時。三天前他們在放學後單獨見面,女生拒絕了男生,流言蜚語傳得全年級的學生都知道;昨天也是,兩人同樣延遲離開學校,然後男生墜樓身亡。
答:昨天的事情,應該就是巧合。
問:做我們這行的,對巧合通常都是報以謹慎的懷疑態度。
答:警察同志,我們不知道你在暗示什麼,但是如果你要懷疑郗羽對潘越做了什麼,那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絕對不可能。郗羽是你能想到的最好的女生,絕對不可能做任何壞事。
問:不,我並沒有這樣的暗示。我想知道,如果郗羽和潘越兩人見了面,女方說了什麼話,刺激到了潘越,於是他想不開跳樓了,這種可能性是否存在?畢竟前兩天他們倆之間已經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
答:……我認為不太可能。郗羽是個好孩子,不可能存心去刺激潘越。
問:不存心去傷人,不等於不會傷害人。
答:……這……
問:當然這件事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比如,潘越傷了心,故意死在郗羽面前?
答:……我不知道。
問:也就是說,你不能完全排除這種可能性?
答:……是的。
詢問了任課老師後,警察也找了包括潘越的同學來問話,分別包括潘越的好友孟冬和最晚見到潘越的兩名值日生田浩然和畢新宇兩名男生。
問:我們問過你的老師,知道你和潘越同桌,也是好朋友。
答:……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