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見了費揚古之後,惠敏的心情比之前更差了,現在連門都不願意出了,整日裡就窩在屋裡翻醫術,企圖尋找到這“消渴症”的根治法子。
連陳貴人上個月生了個小公主,她都只讓芍藥親自去送了個禮,洗三禮和滿月禮都未出席。
陳貴人是參考歷史上的熙嬪,陳玉卿女,初為庶妃,康熙五十年,生皇二十一子慎靖郡王允禧。這裡改了一下,康熙三十五年生了個公主。作為惠敏在宮裡唯一的閨蜜,還是有一定戲份的。)
足足找了兩個月,還真讓她找出一點端倪來。
史料記載,漢武帝晚年生病,精神“恍惚不定”,且有“恐怖症”的表現,禦醫診斷的結果,和小孫太醫所說的很相似。
據野史記載,當時的匈奴王曾獻給武帝治療消渴病的秘方。
惠敏又去問了小孫太醫,如今她阿瑪也出現了腦部病變,無法集中注意力,有時還會出現幻覺,迷惑等精神病態。
惠敏結合了資料和她阿瑪的病症反應,推斷出,這個所謂的“消渴症”,便是現代所說的“糖尿病”,而且,還是變異了的那種,有腎衰竭的趨勢。
糖尿病在現代就是無法根治的病症,更別說在這連針藥都沒有的古代。
惠敏當即就大哭了一場,她無法想象,她最親近的阿瑪,竟是得了這樣一種無法根治的疾病。
而且,根據孫重樓時常傳來的訊息,她阿瑪的身體是每況愈下,他也束手無策了。
康熙三十五年九月,戰場傳來訊息,費揚古大將軍分兩隊分別夾攻敵部後陣,擊斃噶爾丹之妻阿努可敦,並斬殺了3千餘人,俘獲了數百人。
雖然噶爾丹帶了幾十名騎兵逃脫了圍剿,但此次戰役,奠定了大清與準噶爾部戰役勝利的基礎,標誌著噶爾丹集團的土崩瓦解。
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康熙帝又帶兵渡過黃河親徵,氣勢滔天,戰無不勝,噶爾丹的親信部下紛紛投降,噶爾丹走投無路,服毒自殺。
自此,大清朝與準噶爾部數年的交戰終於告一段落,大清朝重新控制了阿爾泰山以東的漠北蒙古。
惠敏得到這一好訊息也是高興了半天,戰爭勝利了,也意味著,分別了一年多的胤禛,終於要回來了。
就在惠敏歡天喜地帶著下人打掃院子,整理屋子,準備迎接胤禛歸來的時候,烏喇那拉府來人了。
聽到通傳的時候惠敏臉色就變了,挽秋趕緊上前扶了她坐到椅子上,遞上一杯熱水,看她神情緩和了些,才讓人進來。
來人是覺羅氏身邊的老嬤嬤,進門就跪地行了了大禮,道:“請福晉大安。”
惠敏讓盛夏去扶了人起來,又賜了座,問:“嬤嬤怎麼親自來了,可是府裡出了什麼事?”
聽惠敏這麼一問,老嬤嬤頓時就紅了眼睛,哀聲道:“老爺怕是不好了,夫人說,請福晉去見老爺最後一面。”
惠敏一聽,身子一晃,竟是要倒了下去,還好挽秋眼疾手快一把扶住她,才避免了頭磕到桌子上。
挽秋讓盛夏去請了芍藥姐來,又將惠敏扶到榻上躺下,端了熱牛奶給她喝下,這才讓惠敏緩了過來。
芍藥來的路上就聽盛夏說了情況,進屋來接待了老嬤嬤,問清楚了來龍去脈,然後才親自送了人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