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寂寂幽靜,環繞的是孤獨的景緻。新來的老鼠隱士在這裡收拾家園,用爪和牙安頓了住處,在隱居地點儲備了食物,它已不需要任何的打擾。
百年來老鼠就一直在這裡躲了起來修養生息,原本只是因為受了重傷於是被迫闖入了一片森林之中,幸好被人救了下來。那個時候老鼠還只是個普通的老鼠。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因為那個人餵給了老鼠一些糧食,老鼠就感覺自己周身彷彿被打通了渾身的經脈一樣,總感覺有一股天地靈氣在自己的體內之中不停的運轉著久久也沒能停下來,等到再次清醒的時候便是看到了一片金黃的麥穗。
老鼠愛大米這可不僅僅是流傳而是事實,尋常百姓都是靠吃糧食所以才能夠生活下去,其實老鼠也是一樣的道理,只是小小的一隻老鼠雖然說吃的不多但是禍害的卻不少。
古代的人對於老鼠都是害怕的厲害,其實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老鼠禍害大米,還有就是鼠疫。
五代時公元907-960年)戰爭頻繁,統治者變本加厲搜刮百姓,他們給苛捐雜稅立了許多稀奇古怪的名目。據《舊五代史?食貨志》記載,賦稅除正項之外,還有許多附加稅,如農家吃鹽要上鹽稅,釀酒要交酗稅,養蠶要上蠶稅。
不僅如此,附加稅之外還有附加,名為“雀鼠耗”。官府規定:每繳糧食一石,加損耗兩鬥。
連絲、棉、綢、線、麻、皮這些雀鼠根本不吃的東西,也要加“雀鼠耗”,每繳銀十兩加耗半兩。到後漢隱帝時,“雀鼠耗”由納糧一石加耗兩鬥,增到四鬥,百姓更是苦不堪言,但又不敢公開抱怨皇帝,便將一肚子怨氣發洩到老鼠身上,咒罵老鼠是“耗子”。
麝、鬣、鼬等,在古文裡都用來形容老鼠的。麝也指鹿類,有時指鼠類。鬣有時指老鼠的毛,有時直接指老鼠。鼬比較少出現,但也是有的,泛指某些鼠類。
同時代的古人對於老鼠的聯想以及。稱呼和代表也是不一樣的。
古人對鼠的聯想,通常是招財的意思,稱為金錢鼠。這在玉雕中尤其明顯,老鼠通常是叼著一枚銅錢出現,瓷器上的鼠,一般不叼金錢,但意韻是一樣的,叫“通財”,還是招財進寶的意思。
老鼠的第一個象徵意義是靈性,又包括它的機靈和效能通靈兩個方面。鼠嗅覺敏感,膽小多疑,警惕性高,加上它的身體十分靈巧,穿牆越壁,奔行如飛,而且它還兼有另兩項突生的本領:
從數十米甚至上百米的高空,樓頂附落到地上,翻轉身,喘息一下便象沒事一樣該幹啥就幹啥,絕對沒有粉身碎骨的性命之憂;
它雖說不是水生動物,也沒有超強的游泳本領,然而窄溝淺水池塘是擋不住它的,為了求生,它可以一口氣在水底鑽好幾米遠,自己則毫髮無損。所以要摔死或淹死老鼠那可真有些白費心機。
人們常用“比老鼠還精”來形容某人的精明的機靈,鼠的機靈成為一種類比的標準,可見它的機靈已經上了相當的檔次。
同樣,形容一個人行動迅速,順時應變,我們也常說他“象老鼠一樣善變。”民間還認為鼠性通靈,能預知吉凶災禍。
其實鼠生於自然,長於自然,對自然界將要發生的不測如地震、水災、旱災、蝗災等做出一定的行支反應是很正常的,這是地球生物具有的某種特殊本能,只是有些限於人類自身的知識,還未能揭示出它的神秘和規律罷了。
老鼠的第二個象徵意義是生命力強。一者是它的繁殖力強,成活率高,譬如一隻母鼠在自然狀態下每胎可產出5到10只幼鼠,最多的可達24只,妊娠期只有21天,母鼠在分娩當天就可以再次受孕,幼鼠經經過30-40天發育成熟,其中的雌性加入繁衍後代的行列。
如此往復,母鼠一年可以生育5000左右子女,至於孫子、孫女、曾子、曾孫輩已多到無法計算。據研究,鼠母體內含有一種獨特的化學物質,能夠刺激雄鼠永遠拜倒在它的“石榴裙”下,這大概也是鼠界能生會養的原因之一,故而民間將子女居群的善生母親戲稱為“鼠胎”或“鼠肚”,比喻它的生育能力特強。
老鼠的成活率高,壽命長,如非遇到天敵貓的襲擊或人類大規模的撲滅行動,大多數都能安享晚年、壽終正寢、而且子孫滿堂,這是其它動物可望而不可及的。
在歷朝歷代中,明朝末年的一場大鼠疫最為可怕,在當時不知傷了多少人的性命。鼠疫最容易爆發的原因是乾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