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王離所說,蒙家只是見逐於胡亥,趙高派人將他們關押了起來,只要聯軍不對他們做出些什麼,一切都還有轉圜的可能。
總攻蒙恬順利請下了先鋒之職,他要將思鄉思家的心緒化為射向敵軍的利箭。
扶蘇、項梁交兵於咸陽以西的訊息風傳開來,天下人都將目光注視於引地,漢國上下也不例外。
韓經更是對這場蝴蝶扇翅帶動的戰爭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論幅員以及戰爭潛力自然是以楚國為首的聯軍佔優,可論及凝聚力,六國合縱比之長城兵團的會合又要大大不如。
雙方軍隊人數大致相當,長城兵團皆是走過征程萬里的精銳,聯軍也是自起事以來一路成長起來的新銳,任何人看來,這場大戰都是勢均力敵,勝負五五開的。
“範師傅以為秦、楚交兵,誰的勝算更大一些?”
對於雙方的實力韓經心裡反覆過了一遍,可戰局瞬息萬變,他自己左右徘徊認不準局勢變幻,故此提出來考校范增。
表面上裝作胸有成竹的樣子,實際上耳朵早就豎了起來,希望從對方那裡聽到果斷準確的判斷。
將自己看不準的問題丟擲來考校下屬,這是上位者的特權。
“行軍打仗,不外乎天時、地利、人和。”
“秦廷分崩離析,積累的底蘊一掃而空,聯軍趁其弊,攻伐其地,此乃天時。”
“項梁之眾,據秦川,坐擁咸陽以及荊楚,這是佔據了地利。”
“戰場在關中之地,扶蘇的擁躉極多,楚人於此地是侵略者,秦軍可謂是人心所向,人和之利卻是為扶蘇所得。”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韓經聽說過此論,眼下范增擺出雙方所佔據的便利,聯軍得其前二,最重要的人和在秦軍一方,韓經感覺范增似乎在和稀泥。
說了一通,也是拿不定主意,跟自己的態度別無二致。
“聽聞六國聯軍在關中肆掠,造孽甚廣,秦人多怨之恨之,扶蘇既至,秦人心底的這團火也就要發洩出來了。”
“兵書有云,歸兵勿遏,哀兵必勝,這兩點秦軍都佔齊了。”
“老臣斗膽猜測,項梁當是先敗後勝。”
沒想到范增給出了這樣的一個答案,雖然他說的是猜測之詞,但韓經知道,他的心底就是這般想的。
“何謂先敗後勝?”
“關鍵之戰,都賭上了全部,一旦落於下風,就是摧枯拉朽的大崩盤,難道項梁還能反敗為勝不成?”
長城軍團已經是秦軍的全部了,項梁北上也是毫無保留,任何一方的失利,在韓經看來,都將一蹶不振。
兵敗如山倒豈是一句空話。
“戰爭不僅是眼前的戰場,更是其背後的倚仗。”
“秦軍勝了又如何,難道大王把自己給忘了?”
喜歡秦時之公子無雙請大家收藏:()秦時之公子無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