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扶蘇以清君側之名起兵靖難?”
“打的還是始皇帝陛下的旗號!”
趙高奸細的嗓音在中車府內炸響。
一旁的侍從只能小意的點點頭,扶蘇、蒙恬口中的君側佞臣除了趙府令還有何人,當然,不排除長公子是將李斯一併算上了。
“可笑,二世皇帝即位已經近兩載,扶蘇、蒙恬竟然仍打出始皇帝三十九年的旗號,扯下彌天大謊,蠱惑世人!”
扶蘇、蒙恬拒不承認胡亥在位的事實,趙高對此大為光火。
趙高當了一輩子始皇帝的影子,好不容易從陰影中走出來,如今竟然又有人搬出始皇帝這位大山。
“陛下那裡...”
“大人請放心,一如往昔,關外的風吹不進咸陽宮。”
以前不是沒有忠於始皇帝忠於帝國的內侍在胡亥面前痛陳趙高諸多不法事,當然,其中可能也有欲除去趙高好上位的心思,可他們的下場都極為悽慘。
胡亥對趙高這位教授自己秦律的師傅信重非常,而換來的,確實是兩耳再不復聞宇內洶洶之繁多雜務。
侍從顯然是趙高的心腹,逢迎趙高欺瞞二世皇帝的行為已經駕輕就熟。
何止是扶蘇、蒙恬起兵一事胡亥被矇在鼓裡,就連函谷關外楚、漢的赫赫兵鋒,也為三尺宮牆所隔。
“回去好生侍奉皇帝,這次李由、馮劫在鉅鹿出工不出力,導致大秦將士討賊不利,在適當時候,要把風逐漸透露給陛下知曉。”
項梁親率諸侯聯軍五十萬陳兵函谷關外,日夜扣關不止,趙高卻不認為他們能攻進關中來。
當年的函谷關能擋住六國合縱,又何懼被覆亡後招魂迴歸的楚國。
只是趙高下意識的忘記了當年是秦之先王在位,如今的大秦又是怎樣的一番境地。
到了這番光景,他猶然沒有忘記將矛頭對準左右丞相,欲以東面戰事的失利遷咎於李斯、馮去疾,實現大權獨攬的目的。
“陛下耽於安樂,也是時候讓他知道一點東面的事情了...”
侍從斂眉垂首,在趙高的示意下,小步往外退了出去。
直到宮門之外,他才直起身來,罩在黑色兜帽裡的側顔閃動著一絲莫明的光。
......
“陛下,章邯敗於鉅鹿,已成強弩之末,四十萬大軍覆滅只在旦夕之間。”
“扶蘇、蒙恬於西域起兵南下,劍指咸陽,王離態度曖昧不明,大秦國運或將止於此!”
趙高讓他找個時機煽風點火,意在李斯二人,沒想到他如竹桶倒豆子,昂然立於胡亥身前將一切都說清道明瞭。
胡亥剛胡天胡地結束,整個人是四大皆空,也正是在這種時候,身邊只有此一人侍候,餘者皆離遠遠的。
即使是深夜宿醉,也是驚出了一頭冷汗,醉意全消。
張嘴就要呼喚宮中侍衛,胡亥是怠政,可他也是極為聰慧之人,要不然也不能在始皇帝諸子中脫穎而出。
此時他已經看出這個日常侍候在身邊的近臣身上種種不妥之處來。
此人還是趙高安排推薦過來的,一向也表現得極為妥貼,在趙高忙於政務的時候,將自己一應飲食起居聲樂玩物操持得極為順心意。
而如今他以這番口吻同自己說話,如果他所說的一切都是實情,那就足以說明趙高矇蔽聖聽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