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主打趣,也是衝著韓非、張蒼,將韓經看作了自己的一個後輩晚生。
“棋力如何,手談一局?”
觀棋觀人,棋道之中自有天道人情,荀夫子寄棋於棋盤格間的黑白子,適逢有趣的小輩到來,見獵心喜,出言相邀。
“略懂,長者相邀,敢不奉陪。”
正當二人擺出棋桌,拿出棋盒,拈子將行,門外又有聲音傳來。
“學生李斯拜見恩師!”
韓經在等曉夢,沒想到竟然是李斯先至。
感應之下,曉夢的氣息還在小聖賢莊並未遠離,看來伏念等人的一番作為,同樣也讓扶蘇、曉夢等心有所感,雙方在比試之後還有交流。
“進來吧。”
“這是你曾來信提起過的韓經先生,算是為師新認識的一位小友。”
荀夫子既點出了自己將李斯信件內容已經告知韓經,又表明了目前雙方的關係。
李斯入秦所為,使得儒門聲勢大振,位極人臣而不自矜自驕,仍以學生之禮恭謙得見禮,荀夫子很是滿意。
“韓公子,久違。”
上一次相見還是李斯為秦使替呂不韋問韓之罪,再次相見,公子韓經已經瘦了下來,顯露出陌上人如玉的真容。
李斯卻是勞於案牘久坐,又耽於美食佳餚,有些發福了。
“相國大人,久違!”
“在荀師面前,李斯永遠只是一名求學訪道的學子,相國之謂,不過藉助荀師所授換來的頭銜,韓公於此處再勿提起。”
李斯卻是朝著荀夫子又施了一禮,直言相國之尊遠不及荀師座下弟子來得光鮮。
“韓國早就湮滅,公子之稱也請李先生收回。”
“那就依韓先生。”
直到現在,李斯還是沒有弄清,怎麼韓經會出現在此地。
他既然在這,東郡熒惑之石上的大不逆之言是否與之相關。
兩人師徒敘話,韓經自然要規避一二,但內容也並無太多不可對人言之事。
除了日常問候,盡敘孺慕之思,又格外叮囑了當此風雲際會之時,萬事求穩,儒家切不可陷入與帝國對抗的漩渦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正是由於察覺到儒家一部分人的異動,這才有了此次帝國官方拜訪小聖賢莊。
李斯之擔憂,並非無的放矢。
瞧見師徒二人溫情互動,韓經百念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