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阿只是諸侯威道之劍,天問才是帝王王道之劍!
兩人同時轉身,一片飛來的落葉在二人對峙的正中如同被絲線切割,分成兩斷。
“好漂亮的劍!”
公孫玲瓏見到曉夢倒執拂塵,露出連線著的佩劍。
內力運貫,劍身呈現瑩然之彩。
“是秋驪!”
星魂在一旁少有的開口道,“風胡子劍譜第九。”
“但持在曉夢掌門手裡,卻是遠勝過劍譜排名第六的道家信物雪霽劍。”
只見曉夢將秋驪斜指,劍尖朝向橋前池塘。
一圈圈波紋泛起,俄而形成一個斗大的由水流形成的篆字。
以內力隔空攪動水面並不難,但曉夢居然能夠控制每一束水流。
化無形為有形,使之凝聚成字。
道家天宗萬川秋水,三尺之內控制氣流已經算做高手,曉夢此時卻是站在數丈開外,隨心所欲地調動至柔之水。
道家天宗曉夢,年紀雖輕,修為之精深讓場上所有人為之震驚。
“師兄是儒家最強、最有保障的人選,最後出戰,沒想到碰到的天宗掌門修為竟然如此之高。”
張良不禁咂舌,暗處慶幸最後一場不是自己壓軸。
伏念師兄自創聖王劍法,養氣經年,斷然不會弱了儒家聲威。
果然,伏念見曉夢動作,不動聲色,也以劍相馭,水面上同樣泛起了水流聚整合的“禮”字。
道法自然,唯禮匡之。
張良讚了一聲,師兄此舉,既顯得與曉夢旗鼓相當,又隱隱暗喻儒家禮法約束自然無為的道家。
立意深遠,聖王劍法的內聖外王正是禮的極致,伏念知行合一,思慮精深。
“曉夢大師用水聚了一個字,伏念掌門也聚了一個,這孰強孰弱,當如何...”
公孫玲瓏手中團扇半遮臉面,對場上的比拼難做分辯。
陡然間,伏念真氣再動,躺伏在水面上的“禮”字豎了起來。
“這樣一來,確實顯出了儒家的高明來。”
公孫玲瓏話雖如此說,臉上卻有幾分尷尬,拿眼偷瞧扶蘇、李斯等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如果伏念贏了,道家天宗顔面尚在其次,真正打的卻是帝國的臉面。
這一場比試雖沒有刀光劍影,但單憑水面上的兩個字,其中的比拼已經到了常人不可窺的極高境地。
“伏念先生這一招莫不是聖王劍法中的滄道之水吧?”
名家勢弱,影響力遠在儒家之下,公孫玲瓏又豈會真的對儒家關鍵人物的資訊全無所知。
“不錯,道家以天道御萬物,無為而無不為。”
“伏念卻給水性立下規矩,讓他們有序遵循。”
回話的人卻是南公,“儒道之別真如涇渭分明啊。”
劍道亦如王道大治,天下滔滔,民心如水,若想長治久安,是因勢利導而是克己復禮,亦或是二者兼用?
扶蘇心念百轉,只覺得這一刻,這場以劍論道才算是實至名歸。
“前輩,儒家向來以禮待人,儒道之間,可謂殊途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