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則主張“無以人滅天”,以為一切人為都是對自然的損害。
荀子認為天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提出要“明於天人之分”,主張“制天命而用之”。
各家各派秉持己見,莫衷一是,從春秋爭到了戰國末年,雖各有各的主張,但誰也不曾對他家學派全盤否定,而是不斷提供新的論點依據完善自家之學,使之更有流傳性。
積極的辯證以及不斷的探索完善,生生造就了百家爭鳴的人文奇觀。
到了如今天人兩宗這裡,就成了正統與旁門之爭,學術上的印證也成了臺上演武,以力證之。
韓經搖了搖頭,不得不說,這是學術的退化。
觀妙臺雖名為臺,卻是一座山,像是生生被人一劍削去了半截山峰,露出平滑的截面。
斷面之上的數丈凸起岩石就是觀妙臺中心了。
四處都是蒼茫寰宇,不時有飛禽越過,小獸雌伏,只是此時站立著兩方人馬,顯得此地空曠肅穆。
“不想道兄來得如此之早,倒顯得貧道來遲怠慢了。”
逍遙子風度不凡,狀若羽仙,不過跟赤松子眼神一對上,尤其是餘光掃到了雪霽,立即就有些針尖對麥芒的味道。
“哼,自你上任人宗掌門,弟子漸顯凋零,足見道兄之荒誕。”
赤松子掃視著人宗一方三三兩兩的弟子,回懟了過去,“即使是由貴宗木虛道友引領人宗,也不會出現人才凋敝青黃不接之象!”
木虛子是逍遙子師弟,此次隨著掌門師兄一同到達,聞言有些訕訕。
“師兄之才幹勝我百倍,在他的帶領下,我人宗日漸大昌,此處不過是一部分弟子先行到達,赤松道兄莫要信口雌黃。”
兩邊同時悶哼一聲,斜乜向天。
如今兩方都這般勢如水火了,怪不得曉夢為掌門時,屢遭人宗暗殺,同時對人宗弟子也是下手不容情。
“赤松道兄身邊這位是?”
道家弟子齊聚,韓經帶著面具,又站在前頭,引人注目也是難免。
“小徒弈經。”
韓經見師尊微微點頭,上前行了一道揖。
“閣下入世之深,牽涉紅塵之廣,可是絲毫不像天宗弟子所為,倒像是我人宗弟子。”
不料逍遙子卻是如此說辭,看來對方對韓經多有了解,都能直透面具了。
正要發問,卻見林間傳來密集的腳步聲,緊接著大批人宗弟子轉了出來。
當先一人,一襲紫衣,身姿曼妙,韓經當場就有點懵。
怎麼是她?!
喜歡秦時之公子無雙請大家收藏:()秦時之公子無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