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宗新任掌門逍遙子聽說也不是易與之輩。”
韓經之所以這麼說,是為了防止赤松子驟敗,有了落差,心境敗壞,修為倒退。
道家之人向來性命交修,以赤松子這般年紀,要是修為暴退,性命堪憂。
“雖然此人闖下偌大名頭,但是在我天宗封山未出的情況下,再得說了,紅塵之中,些許薄名,當得什麼!”
逍遙子積極入世,紅塵煉心,久不在山中,山中滿是他的傳說。
赤松子對此嗤之以鼻,什麼滾滾紅塵鑄道心,觀天之道執天之行而是正道。
此等心態,韓經還真是有些擔憂,畢竟原劇中手持雪霽的就是逍遙子,而天宗新任掌門曉夢心心念唸的就是在下一屆觀妙臺論道奪回雪霽劍。
要是他真受不了戰敗打擊一命嗚乎,韓經在天宗的身份就大不如前了,畢竟師尊當家跟師姑當家還是兩個概念。
盟友越多,對大業的興起就越有幫助,天宗山門將來還有諸多借重的地方,更何況天宗超脫物外的心性極為符合韓經這樣的執政者需要。
以人宗入世的修行之法,少不得會對韓經的政策有所針砭,因此韓經更傾向於扶持天宗這樣的道家。
也不知道每年派人送往後山處的各色玩意、稀罕物什能不能在曉夢師姑的心中佔據一角?
“入山之前,我曾派人打聽試探過逍遙子的道家修為。”
赤松子眼神猛得凝縮電射,大有責怪之意,可能覺得這般作為有些小人行徑。
“師尊也知道弟子在江湖上小有人脈,本意也是想看看他有沒有資格與師尊坐而論道。”
不良人的赫赫威名,震懾著整座江湖,赤松子撇撇嘴,再進一步,整座江湖都要匍匐在這個弟子腳下了,這還叫小有人脈...
“一試之下,此人修為通玄,人宗功法術勢造詣深不可測,絕不在師尊之下,還望師尊萬務大意。”
“你的好意,為師心領了。”
赤松子一揮拂塵,“獅子膊兔,亦用全力,為師定當全力以赴,替宗門再掌雪霽十年,護我道家正朔!”
“要不,由弟子上臺與逍遙子一會,俗話說,師傅有事,弟子服其勞,料得人宗上下也沒得說嘴。”
“上臺之人需為兩宗之長,如果你肯捨棄紅塵俗物,為師就將掌門之職傳與你又何妨。”
倒不是認為他不是逍遙子對手,赤松子深知韓經之能。
言下之意,韓經牽絆太多,不能全心全意操持天宗事務,將天宗理念發揚光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天人之辯,就是天道與人道,自然與人為的理念紛爭。
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
同時也強調“畏天命”的必要。
墨子則重視人的“強力而為”,但又提出“天志“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準。
老子指出“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提出人應當順從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