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徐福向秦王政言及海山三神山之事,這個話題成功引起了秦王的興趣。
“其山高下週旋三萬裡,其頂平處九千里,山之中間相去七萬裡,以為鄰居焉。其上臺觀皆金玉,其上禽獸皆純縞。珠玕之樹節叢生,華實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
秦王突然誦背起《列子.湯問》之句,徐福俯首稱是。
“神山之說,虛無漂渺,先生有何見教?”
雖然嬴政嘴上稱這些都是荒誕傳說之事,但徐福還是察覺到了他言語間的波動甚至是嚮往。
“岱嶼、員嶠、方壺、瀛洲、蓬萊,古已有之,山上所居之人皆仙聖之種,一日一夕飛相往來者,不可勝數。”
“而五山之根無所連箸,常隨潮波上下往返,後來有二山飄去無蹤,剩下的就是這三神山了。”
陰陽家脫胎於道家,徐福對道家前輩巨擘留下的文獻自然是知之甚詳,張口就來。
“仙丹自然要用仙草瓊漿煉就,囿於中原大地的煉丹材料難脫凡形,臣所能煉製的聚仙丹最高品次也不過是介於真人丹與仙丹之間罷了,益壽延年尚可,長生不死、羽化登仙難為!”
秦王緊皺眉頭,“唯求長生不死佑我大秦,以鎮萬方。”
“先生想如何做?”
“出海登仙山,尋仙藥,為大王煉製長生不老之真丹!”
徐福後退半步,大禮相拜,靜等秦王迴音。
“何時出發?”
聞得秦王如何垂問,徐福心底長噓了一口氣,面上卻半點喜色沒有顯露出來。
“等臣以中原九州之靈物煉成初級聚仙丹,更加嫻熟得掌握此丹煉製技巧,就立即出海問仙。”
“只不過,大海之上,雲波渺渺,仙蹤難覓,想要成功,不僅要有仙緣,還要藉助器物之利。”
徐福長袂飄飄,若雲霧蒸騰,舉止間盡現煤氣方士的風采,“素聞公輸家擅機巧之利,跨過這茫茫大海,還需其鼎力相助。”
公輸家族比陰陽家投靠帝國還要早,霸道機關術之能徐福豈能不知,一早就把算盤打到了這裡。
“寡人之大秦,只要是有助於出海一事,先生但有所求,無不應允。”
這樣的回答怎麼不令徐福喜出望外,蜃樓有望矣。
嬴政等到雲中君退下,一個靜立於大殿之中。
對於他賦予了陰陽家過多的特權,朝野私底下不是沒有議論。
手裡有著羅網與影密衛,秦王對這些說辭豈會一無所知,不過是憐其憂國之心且無忤逆之舉,高高抬手放過罷了。
以常理揣度,一位君王在正是年富力強的中年就開始寵信方士,對鬼神之說有所期冀,確實有些匪夷所思。
但自家人知自家事,嬴氏秦國,自遠及近,就沒有長壽之君。
有時候嬴政自己也感概,天道有虧,莫不是天要嬴氏成千古大功,嬴氏也要相應的做出補償。
要是韓經知道秦王有此等疑惑,肯定會告訴他,所謂的情深不壽慧極必傷跟嬴氏無關,多半是有家族遺傳病史。
不是高血壓就是心臟病,總不能是祖傳的晚年不詳。
“王上,章邯來了。”
殿外的宮人報了一聲就輕輕闔上殿門,任由章邯邁入。
秦王看著自己麾下這位英武不凡的將軍,允文允武,遇大事有靜氣,盡職守不惜身,辦事從無不妥當之舉,這也是自己對其寄予厚望的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