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斬燕國刺客,棄市示眾。”
“快馬將督亢地圖送至王賁大營,令其起邯鄲郡大軍,攻滅燕國!”
“趙高護主有功,晉一級,蓋聶手刃刺客,加封食邑萬戶!”
雖然殘虹是天外隕鐵,不為解劍石所查,但仍有人在第一時間上前將值守的宮衛拖了下去。
一連下了三道命令,有罰有賞,秦王背轉身形,不理會殿上群臣,踱步朝後宮行去。
此時他的腦海裡全在想,為何他不殺寡人?
......
燕使在咸陽刺王殺駕製造出的這般大動靜,很快就風傳於野,轟動天下。
扼膝長嘆者有之,嘆事不諧;
擊節壯其行者有之,百家草莽鹹訟荊卿之德;
秦地二十二郡群情激憤,紛紛請戰滅絕燕祀。
燕丹西臨易水,灑燕酒入河,荊卿音容宛在。
傍晚的易水河靜靜流淌,燕丹的心情也如此時的河水,沒有起伏的波瀾。
時至今日,局勢若斯,除了緬懷知己故人荊軻還能做什麼呢?
朝中吵成了一鍋粥,刺秦計劃實施之前,上自父王燕喜下至袞袞諸公,哪個不是大力贊成,事有不諧,荊卿在這等蠅營狗苟之輩口中馬上變得一文不名。
提出這一計劃的自己此時也被放到他們口誅筆伐的名單之列了吧。
最近荊軻入秦的這段時間,燕丹自己也在想,可能真如韓經所言,即使事遂人願,燕國也難逃覆亡厄運。
秦王崩,可能燕國所招致的禍患更加巨大,遭受的相應針對打擊也更加沉重。
“鉅子,代王入宮了。”
稱鉅子而不稱太子而且身法如此迅捷的只有墨家的盜蹠了。
“荊卿身殞,朝野震動,代王嘉視我燕國為倚仗,此時來尋策問計也屬正常。”
燕丹決策失利,燕王喜從恬嬉的狀態暫時清醒過來,有收回掌國大權的跡象。
此時的燕丹是在燕喜的默許下受到王公貴族的排擠,但太子代理國政日久,朝堂上留下的班底還是但凡有風吹草動就報知過來。
然而趙嘉此時卻不是來問策的,而是要向燕王獻存燕良策。
“王賁、辛勝所領秦軍二十萬即將抵達易水以西,燕國又能相抗幾時呢?”
“燕國失去南易水河與長城,薊都失陷不過旬日,我代地也不能獨保,大王該警醒啦!”
趙嘉說的都是燕國目前所面臨的嚴酷境況,燕王喜早從朝臣口中得知,何用他來贅述。
聞言就有些不喜,但還是耐著性子聽他繼續講吓去。
趙嘉入宮通傳的也是有存燕之策獻上。
“秦破我邯鄲後,即偃兵息鼓,頓兵不再相犯,本來燕代就是偏僻苦寒之所,秦人沒有那麼大胃口。”
“可貴國太子呢,非要自作主張,行那刺秦之舉,從而激怒了秦王,讓事情陷入如今的困境。”
見燕喜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趙嘉大受鼓舞,“不瞞燕王,我已派人上表請求侍奉秦王,世代為秦牧馬代地。”
“秦國舉國正在盛怒當口,怎麼會接受代地的歸降,現在的秦人個個都恨不得食我等之肉吧?”
聽說代王上了降表,燕喜也不端著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如今的燕代連討價還價的餘地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