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使請解劍。”
秦王在章臺宮召荊軻一行。
因咸陽宮室群中此處宮殿有章臺,為秦王居處,因此得名。
故而又有西面而事秦,則諸侯莫不南面而朝於章臺之下一說。
這裡向來是秦王召見心腹股肱之臣的地方,外臣少有人得以踏入。
燕國主動歸降,大大緩解了秦國暴虐無道的負面名聲,足以證明秦是得天之授的有德之國,天命合該歸秦,還為秦國據有四海提供了正面的法理性依據。
這也將為後面的荊楚攻略以及齊地戰略大開方便之門,尤其是齊國,效法燕國,不戰而降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嬴政選在此處召見燕使,足見其內心由衷的喜悅。
殿門前解劍石提醒宮衛完成自己的職責,荊軻朝秦舞陽點點頭就雙雙解劍交於宮衛之手。
解劍石就是天然形成的磁石,能根據其吸附銅鐵之物的特性,對銅鐵鑄就的銳器有著很好的探查作用,因此被放置在殿門前偵別收繳入殿之人的武器。
兩名隨從抬著羊皮糅成硝制好的督亢地圖緊緊跟在後面,宮衛再要攔阻驗看,荊軻身形微晃,擋在前面。
宮衛不依不饒,仍掏出準備好的小塊解劍石拋向羊皮,見沒有吸附效果,還要開啟卷起來顯得臃腫的地圖檢視。
“此乃燕督亢山川地形圖,需陛見秦王時面呈王上,大王御覽之前,下臣不得開啟相視!”
荊軻語氣決絕嚴肅,大有我被冒犯到的架式。
引路的老宮人瞟了瞟落在地上的解劍石,上前解圍道:“退下吧,王上有詔,荊軻乃燕國上卿,即便佩劍入殿亦是君子之風,不用過於計較。”
周祀雖亡,周禮仍為天下人所重。
士人君子學禮,所謂觀君子之衣服、服劍、乘馬,弗賈。
連君子身上的衣服、佩帶的寶劍、座下的馬匹都不能談論它們的價格,否則就是失禮,更何況要求解下來呢。
荊軻秦舞陽佩劍已交,又有秦王口諭在前,宮內再無抓住不放的理由。
“外臣燕國正使荊軻副使秦舞陽奉燕國君之命出使大秦,獻上督亢山川輿圖並戶口畝數。”
“秦王萬年!大秦萬年!”
遇大事必有靜氣,離嬴政越近,荊軻的心就跳動得越慢。
儘量不抬頭去看王座上的男人,也不去想就是他生生從自己手中奪走了麗妹的事實,依禮將敬拜之禮做足。
“大秦代天司命,寡人之命即天命,燕君喜順天應命,救百成燕民出水火,寡人心悅之。”
“此番燕地入秦,燕喜當居首功,燕丹亦可恕其逃歸之責,等燕地設郡完畢,上下人等,皆有封賞。”
山川輿圖並戶口田畝數就是一國之命脈,掌握了這一切,就知道該怎麼佈防或進軍,田間能徵多少稅,有多少礦產,徵發的徭役又是幾何。
在真實的歷史上,劉邦先入咸陽,蕭何第一件事情就是派兵將秦國所有的圖文書簡兵籍戶冊搶了出來,至於府庫,分毫未動,讓予了後入城的楚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