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盜嫂不過是以訛傳訛,流於裨官野史。
韓經更願意相信是酸儒為了打壓黃老之學的代表人物,選中了具有影響力的漢朝宰輔。
但從陳平的落魄到發跡,可以看出他確有謀略,還有他的性格特徵。
這個人不能說是正人,從項氏陣營到劉邦陣營,為了自身的前途是有過搖擺的。
包括漢立國之後,與周勃合謀翦除諸呂,也與他賦閒在家不在權力中心有著很大的關係。
人才難得,陳平,韓經是一定要用的,只是在前期還沒確定徹底收服其心之時還要慎用。
“治國平天下,要的是能力,更何況你所謂的不良鄉評還是無謂的以訛傳訛,即使這事是真的,我也照用不誤。”
韓經這番重才不重德的言論讓陳平大吃一驚,同時心底也有一絲震動。
“平必定將一腔忠血獻與主公,助主公實現霸業宏圖。”
且觀之,這是韓經此時最真實的想法。
點頭似是讚許,這也給陳平吃了顆定心丸。
韓經自問能夠收其心,用其才,更何況還有范增在一旁監視督導。
“平有一句肺腑之言訴與主公。”
陳平這是剛入幕,就積極得獻計獻策,韓經還是滿意的。
見韓經面露嘉許,陳平躬身行禮,侃侃道:“如今主公已經成為事實上的三郡之主,為了防止箕氏舊人不識王化,內外勾結對抗中央,除了正在推行的法制,其他面上的箕氏痕跡也應當一併去除。”
“比如王儉之城就有著濃厚的舊日痕跡,是箕氏威權的象徵,因此易名削弱箕氏的影響首當其衝。”
陳平抬頭,等待韓經的回應。
改名麼?
韓經不是沒有考慮過,只是一時無法抉擇。
畢竟這關係到將來新的天下,華夏民族自稱是秦人、韓人亦或是漢人?
“陳平所言切中利害,確實不應該讓王儉之城流傳下來。”
范增微微頷首,“不知公子可有合適的?”
“你們的意思呢?”
韓經不答反問,心內光速電轉。
“新韓如何?”
陳平試問道:“主公跳出樊籠,魚躍於淵,這樣的大手筆大智慧無異於再造新韓。”
陳平果然是馬屁精,慫就慫唄,他反而能幫韓經扯出這麼多冠冕堂皇的話來。
“此處為海天盡頭,日出之地,或可稱虞城?”
範老頭你想說的是偏居一隅的隅城吧,而且這裡只是靠海看起來像是太陽從這裡升起,實際上這是偽科學。
“我想把她稱之為漢城!”
這裡就是後世的平壤,韓經取名為漢城,將來逐鹿之際勢力就會被稱為漢。
韓經還想聽到後世子孫以漢人自居,因為那是最驕傲的回答。
只是場上其他人都表示不理解,面面相覷,不知道該怎麼接下去。
要知道劉邦立漢,是因為他起初受封為漢王,來緣於流經巴蜀境內的最大的長江支流,漢江。
“主公稱之為漢城,必有深意,不知其中寓意若何?”
范增充分展示了不知為不知的精神,思索一番沒有找到答案,就立即問了出來。
而韓經總不能告訴場上眾人,因為自己有著漢人的魂吧。
“諸位都知道我極度寵愛韓嚶嚶,當初是在漢水撿到的她,還是白鳳給抱回來的,這裡的氣候她也不適應,不敢輕易將她接來。“
韓經這純屬編不出理由,沒話找話,要多牽強就有多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