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山,又名玄石山。
《楚辭》中的驅予車於玄石,步予馬於洞庭,指的就是玄石山與洞庭湖同為楚地一景。
至少在韓經的眼裡,墨山要比其他的山峰景緻要可愛得多。
因為這裡山石悉黑,黝黑如墨,正是制墨的好原料。
已經有部下找來,正在處理白亦非破敗不堪的屍體,韓經負於立於山底吹著山風四處眺望。
以他如今的功力造化,方圓數里之內,雖說不是纖毫畢現,但也少有能躲過目光掃視的。
抬頭之際,墨山半山腰正有一鬚髮皆白的老者拄杖往下望,韓經不由得詫異起來。
白亦非一開始就消耗了大量的功力,韓經處理起來並沒有花費太大的手腳,甚至連天宗絕學天地失色都沒有動用。
即使再放鬆,韓經也沒有顧得上頭頂,也不知山上老者將自己與白亦非的打鬥看了個幾分。
“老丈有禮了。”
韓經也不知道眼前的老人什麼時候到的,只能先拿言語試探。
“小先生亦是兵家之人?”
老人拄杖在山石上一磕,發出金石之聲。
韓經這才注意到,老者手中所持的柺杖竟然是一柄奇形鐵劍。
“老丈為何會如此問?”
“老朽于山上看見此人一頭鑽進佈置好的口袋裡,諸位會獵於此,故意圍三闕一,以墮其死鬥之志,在其最疲弊之時,與以致命一擊,就如同輕騎絞殺追亡散兵遊勇一般。”
老者邊說邊用柺杖朝山下指點,所指之處皆是韓經等人埋伏落腳之處。
“諸位行動間深諳兵法,舉止有度,配合默契,故而老朽有此一問。”
看來這老者是從頭看到尾了,韓經不動聲色,只是手往龍淵上搭了一搭。
“老丈是兵家之人?”
“天下紛亂,群雄角力,老朽自認讀了幾卷兵書,四處兜售,蹉跎了大半生,許是軍略還沒有學到家。”
說到這,老人自嘲一笑,“因此回到居鄛老家研讀前輩兵法大師的著作,以期有所進益。”
“玄石山的墨是老朽所知的最有利於書寫的墨色,自從新鄭的紙張售往四海以來,諸子百家之人多喜用毛筆謄抄撰寫自己的學說,對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老朽也是貪圖這點便利,索性搬來了山上結廬而居。”
順著老者所指的方向,果然見到了一間矮小的茅草屋以及露出的草亭一角。
“相傳墨家聖賢墨子曾居於此山,這也是墨山得名的原因之一,老朽寄情于山水,求教於先哲,不求達到墨子先哲的高度,見賢思齊日日警醒自己也是極為妥當的。”
沒想到老人是兵家弟子,韓經暗中把手從劍柄上挪開,心底對其人身份產生了好奇心。
“敢問老丈高姓大名?”
“居鄛人范增。”
...
韓經腦海裡嘶得一聲,早該想到的。
范增在一大把年紀投奔項氏之時可不是一時住在六安的麼!
張良已經反目,上蒼又把其一生之敵範亞父送到了自己面前,這不是天註定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