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人以及農家都已經我們是為了鹽貨,購買奴僕以及吸納無地流民也只被當成缺乏鹽工,琅琊島上已設有專門的學庠,負責教授簡體字,只是紀律性操練不敢長期進行,以免為人所疑。”
“好,寧可慢一些也要穩三分。”
韓經又問了糧食儲備情況,因齊地海產豐富,糧食產量又高,並不曾嚴格管控糧食買賣,只對糧食外流的情況作著重觀察,隱伏起來的人員透過多次分批購入,又有糧號生意遮掩,不曾引起齊國朝野的注意。
買下建設般廠是為了建造更大更平穩的貨船,無論是從楚地運糧運牛,海運至齊地都比陸地損耗要小得多的多,望向大海的方向,韓經心想,真要事不可為,就學袁華出海捕漁,終歸是條出路。
齊魏在馬陵之戰後處於緊張敵對狀態,攻伐不斷,一直到七年後的齊魏會盟互相認可對方為王,齊魏邊境才贏來了和平喘息之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齊魏相王后,雖然沒有了頻繁的戰爭,但敵視的氛圍仍在國民朝野間濃郁得化不開,誰讓當初那批失去父親的孩子都已經長大成人了呢?
因此,兩國邊境搜查相對三晉之地國與國之間的盤查要嚴上許多,其中也不乏刻意刁難。
再如今被攔在關口的,正是啟程向東郡出發的韓經一行。
“江湖中人!一個個騎馬跨刀的,從齊國往魏國去所為何事呀?”
關口守門小卒言語譏誚,明顯是有意找茬,護衛長典慶耿直有餘,機變不足,要是換小陶隨行,早就一錠金子塞了過去,檢查多半流於形式。
“喲呵呵,一個個瞪這麼大眼珠子想幹什麼!想試試我軍中殺陣利不利麼?”
關口守卒不下三千,要是衝突發生,即使以典慶、韓經等二十一人合力,亦難討到好處,不過全力奔逃,守卒也拿他們沒轍。
以前一直不明白劍聖蓋聶絕世的劍道修為,仍在屠盡三百秦國精銳鐵騎時遭遇重創,直到韓經自己踏入修行,方才明白,武道不是萬能的,每招每式都要損耗真氣,況且秦騎又是百戰精銳,蓋聶因為帶著天明,不能以輕功逃脫騎兵追殺,所以正面相抗差點重傷不治。
眼下的齊卒論精銳程度遠比秦騎差遠了,但是韓經等也不是巔峰蓋聶呀,十年後的典慶與蓋聶可能有一番矛、盾之較量,現在還欠點火候。
更何況,關上弓箭手持強弓硬弩居高臨下,一旦發難,二十一人少不得要留下一半在這裡。
“磨蹭啥呢,還不快點回話,配合檢查,馬車裡坐的什麼人,還不下來見過軍爺!”
馬車沒有貴族標記,軍卒只當作是商賈肥羊,言語間是一點不客氣,典慶勃然色變,就要發作。
韓經一撩布幔車簾,遞過小袋金幣,“軍爺行個方便,一點心意,請諸位燙幾壺酒暖暖身子。”
這些金幣何止是隻能燙幾壺酒,按理說韓經如此上道,就該抬一手放行了,壞就壞在車裡焰靈姬的絕世容顏一晃而過。
發達了,後勝相爺最愛美人,以此女獻上,五百主亦不在話下。
“當軍爺是要飯的呢!兄弟們,這一行人可能是帶有齊國情報的細作,需要細細盤問,拿下!”
喜歡秦時之公子無雙請大家收藏:()秦時之公子無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