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吃過飯,爸爸送哥哥,奶奶帶妹妹,我準備上班。下樓來到車上,發現手機沒帶。飛奔上樓找手機,找了一遍沒找到。用奶奶的手機打我的手機,沒動靜。又下樓到車上找,包裡找,沒有。又上樓找,奶奶、妹妹一起幫媽媽找。小妹妹一個抽屜一個抽屜地拉開,看看然後告訴我:“媽媽手機不在這裡!”樓上樓樓下我家是5+1複式)來來回回,哪哪都找了,就是不見手機的蹤影。我知道這個手機是暫時不想被找到了,看看時間,馬上要遲到了,還是先上班吧。
來到辦公室,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沒了手機感覺都不知道怎麼辦公了。用辦公室座機打個電話給奶奶問問情況,奶奶說手機找到了,妹妹找到的!二話不說飛奔回家拿手機。到了家,拿到手機,問奶奶在哪找到的?“妹妹從樓上拿下來的,我問她在哪找到的,她說在媽媽床上找到的。”可是床上明明找了三遍啊,床墊都掀開看過了,沒有啊!“妹妹,是你把媽媽手機藏起來的嗎?”妹妹搖搖頭說“是哥哥藏的!”我相信她這麼說只是條件反射,再問也問不出來什麼,然後很真誠地謝謝妹妹幫媽媽找到手機後,去上班了。
生活中經常出現這種狀況,東西不翼而飛,你拼勁全力去找,找不到。然後在某個時刻,又突然冒出來。所以一般東西找不到了,我都不著急,反正它會自己出來……
中午吃過飯,看著哥哥妹妹在那裡玩。兄妹倆在搭積木,哥哥一邊搭一邊嘰嘰咕咕跟妹妹說著話,妹妹一遍搭一邊不停地憨笑說“真好玩!真好玩!”趁他們不注意,我偷偷溜上樓,睡個午覺。到了這個年紀,中午不睡,下午崩潰,哪怕睡個十分鐘也是好的。
晚上有個應酬,跟孩子爸發資訊讓他晚上負責一下哥哥作業,一不小心把“你”打成了“您”,可把他嚇壞了,誠惶誠恐地跟我說:“都是小的應該做的,老婆大人只管吩咐!”笑死我了……
說到應酬,作為職場女性,真的是身在江湖,身不由己。以前我從來不喜歡參加,我覺得只要工作做好了,這些都無關緊要,最主要的是自己也不適應那種場合。而且,自從有了孩子,我儘量每天回家和家人一起吃飯,因為每天也只有吃飯的時間,可以和孩子見面,交流,孩子的世界觀,大部分都是在飯桌上形成的。但是現在,經過了現實的洗禮,我也慢慢學著妥協了。工作需要的話,就參加一下,其實也沒那麼難。這麼多年總結下來,我覺得,在社會上混,如果不是那種左右逢源、八面玲瓏的人,不知道怎麼交際,那麼就多做事,少說話,禮貌地微笑,真誠地讚美,不會錯的。
晚上回到家,九點了。奶奶說今天下午帶哥哥,老師開了個家長會,讓家長在最近一段時間一定要幫孩子養成好習慣。很多小孩還是跟在幼兒園一樣,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東張西望,摸東摸西的。讓家長監督孩子每天放學,先寫完作業,再玩。晚上九點之前必須睡覺。還說,有什麼意見先跟老師反映,不要直接告狀到校長那裡。
雖然我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事情,但是聽意思是,有個孩子的家長因為不滿意老師批評自己的小孩,正好跟校長認識,就跟校長告狀,校長找班主任老師談話了。
就我看來,哥哥班裡的兩個老師,數學老師和語文老師都是很負責任的老師,每天作業佈置得都很細緻,能夠感受到她們是很用心的,一心為了孩子好。而且所有作業影片都仔細看,認真反饋,不對的都及時告知家長,還是蠻辛苦的。其實換位思考,我們做家長的,家裡一兩個個小孩有時還會把我們氣得想打他,而在學校50個孩子在一起,老師管理是非常困難的。特別是剛上一年級的孩子,散漫慣了,好多壞習慣都要老師一一糾正,難免說幾句,打幾下。而且哥哥都說了,打也是用吸管打手心,一點都不疼,不過是嚇唬嚇唬而已,做家長的不用太緊張。
家長心疼孩子,可以理解,特別是有的家裡就一個,真的是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但是真正的愛,絕不是溺愛,而是有原則地愛。記得暑期哥哥學游泳的時候,剛開始學憋氣,嗆了好多水,一直哭著跟媽媽說鼻子疼。說實話,看到他那個樣子我真的心疼死了,畢竟也才六七歲的小孩,哪裡吃過這種苦,遭過這種罪。教練是個年輕小夥子,很嚴厲,沒有耐心的樣子,做不好的直接罵,用浮板打。當場就有個媽媽看不下去,跟教練大吵一架,帶著女兒離開了,說不學了。我拍拍哥哥的背,安撫他,鼓勵他。哥哥哭完後,自己自覺地在邊上練,終於摸索到了憋氣的技巧。後來可以不用任何教具自己遊的時候,他游到中間沒換好氣,喝了好幾口水,我看著他在那撲通,眼看就要沉下去了,趕緊喊教練。教練就在那看著,看著他撲通到岸邊,輕描淡寫地對我說“多喝幾口水才學得快”……等他上了岸,一邊哭一邊揪鼻子,“哇”的一聲吐了。我讓他坐那休息一會兒,把吐得東西清理乾淨,又鼓勵他下水了。後來又有一次,教練游泳,不小心打到我家哥哥的臉了,正好帶在腕子上的手錶打到了哥哥眼角,錶盤打到的地方瞬間腫了起來。哥哥疼得哇哇哭。教練把他抱到岸邊,不停跟我道歉。我檢查一下看到沒有打到眼睛,跟哥哥確認眼睛不疼、頭不疼、只是皮肉傷後,跟教練說沒事,讓他休息了一下,接著把課上完。
後來,十節課上完,幾個孩子比他大的也有,比他小的也有,我家哥哥是學得最好的一個。他不但學會了游泳,而且是動作最標準的那一個。後面幾天,其他家長都讓自己的小孩看著哥哥怎麼遊的,跟他學。學會了游泳,哥哥的自信心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媽媽,我覺得游泳其實也不難,還挺好玩的!”“是呀,你現在可以像小魚一樣自由自在地在水裡游泳了,以後遇到困難,想想游泳這麼難學你都學會了,就什麼都不怕了!”從一開始的抗拒、害怕,到後來的遊刃有餘,喜愛上游泳,這個過程就是成長。
做家長的,一定不能玻璃心。有時候並不是孩子不行,而是家長心理素質不行。孩子從小到大,必然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經受各種各樣的挫折,大人要做的不是幫他掃除困難,避免挫折,而是在保護好他的安全的同時,鼓勵他、教育他克服困難,打敗挫折,從身體到心理,不斷發展壯大。
所以,老師管孩子不用怕,如果老師真的不管你家孩子了,那你才要注意了。作為家長,最重要的就是和學校、和老師通力合作,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了同一個目標一起加油,達到家庭和學校、老師和家長、孩子和父母的雙贏。
喜歡職場二胎媽媽的養娃日記請大家收藏:()職場二胎媽媽的養娃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