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於他這樣有手藝在身、徒子徒孫滿天下的廚師,只要不犯什麼砍頭的罪過,如今隨便找個酒樓當個老供奉,或是找個孝順的徒弟依靠著養老,再加上他自己這些年攢下的家底兒,都可以過得十分不錯。
所以對於他來說,誰做這個皇帝,其實都沒什麼所謂。
但是比起從先帝在時就各種興風作浪、陷害賢良的慶王來說,自然還是對今上的觀感更好。
雖說是年幼了一些,但是自從登基以來,做的都是正事兒。
當初京城都被慶王和瑞王爭權禍害得不成樣子了,廖老爺子是眼瞅著小皇帝一點點兒安定了局面,雖然後頭肯定有不少是陳瑜白的手筆,可總歸是一直向好處發展的。
如今離開這麼久再回來,自打進城這一路過來,可以看得出來,京城基本已經恢復到先帝時期最熱鬧鼎盛的模樣。
倘若小皇帝真能在陳瑜白的輔佐下剿滅慶王,說不定真的可以超越先帝時期的盛氏,讓大齊更上一層樓。
京城乃至於天下動盪的那幾年,廖老爺子正好一直都在權利的中心地帶。
他還只是個相當於已經致仕的御廚,都已經每天提心吊膽地過日子了,更不要說被攪在旋渦當中的官員們了。
陳瑜白擁立小皇帝登基之後,並沒有著急以大義之名去討伐慶王。
除了小皇帝這邊還沒有完全掌握軍權之外,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平穩安定的日子有多麼的難得。
如今京中百官和百姓終於又能過上安穩日子,甚至比之前的日子還要好,誰還吃飽了撐的去反對小皇帝,擁護脾氣陰晴不定的慶王。
“希望不要出什麼事就好。”夏瑞軒經過這一出,也沒心思趴在車窗邊看熱鬧了。
前幾年的奪嫡之戰,雖說並沒有牽連到東北四府那麼遠,甚至像老夏家這種在村裡生活的人,根本都不知道京城發生了那麼大的事兒。
但是經過這兩年的時間,各種該傳過去的訊息也都差不多傳開了。
尤其夏洪慶在永榆縣不用為了一家子的生計發愁了,也不用下地幹活兒了,天天沒事做,手裡頭的錢兒也寬裕了,便時不時的去茶館或是澡堂子泡上半天兒,也認識了幾個年紀相仿的老頭。
茶館和澡堂子都是各種小道訊息傳播得最快的地方,對於前兩年京城裡那些狗屁倒灶的事兒,自然也是夏洪慶這種——有錢有閒還有點文化的——老頭子最愛聊的事兒。
所以他一聽夏月初要進宮獻宴,就總覺得心裡頭不踏實,甚至有種可能見不到女兒最後一面的深深擔憂。
來的這一路上,夏洪慶閒著沒事就唸叨什麼君心難測、伴君如伴虎、如今朝局尚且不穩之類的話。
夏瑞軒開始並不在意,但是聽得多了之後,似乎是在不經意間就有點兒被影響了。
這會兒不過是跟八百里加急的快馬擦肩而過,他就緊張得心跳都有些亂了節拍。
喜歡將軍的美味娘子請大家收藏:()將軍的美味娘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