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在宮裡做飯是什麼樣的啊?會不會像話本里頭說的,皇上吃著不順口了,就直接把御廚推出去斬了啊?”夏瑞軒在車廂里老實了沒一會兒,便又忍不住開口問廖老爺子。
廖老爺子眼皮都不抬地道:“若是都像話本里面寫的那樣,你師父我還能活到現在?”
“師父,你手藝好啊,先帝爺愛吃您做的菜,自然不一樣。”夏瑞軒這會兒是當真擔心了,一張臉皺巴巴的,五官都揪在一起了,“我姐雖然手藝也不錯,但是也不懂宮裡的規矩,也不知道皇上的喜好,這若是做得不合皇上胃口了可怎麼好。”
“你小子最近不好好琢磨怎麼提高自己的手藝,天天想得都是什麼亂七八糟的?”廖老爺子哭笑不得地給他解釋道,“宮裡御膳房做的菜,又不是做好就直接呈上去給皇上吃,中間還得有好幾道試吃和檢查的程式呢!
若是做的不好,或是犯了什麼忌諱,在試吃的時候就會直接被打回去,根本不可能呈到皇上面前。
所以那種什麼做了道菜就被皇上砍頭的事兒,其他朝代我不知道,可是在本朝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
即便是犯了忌諱被打回去的菜品,做菜的人最多也就是被罰點兒月錢罷了,若是犯的錯太嚴重,也就是被打幾板子而已。
所以你就把心踏踏實實放肚子裡,我就這麼跟你說吧,除非是廚師自個兒不想活了,在菜裡下毒,否則是不可能被砍頭的。”
夏瑞軒聽了這話才算是鬆了口氣,不過又追問道:“師父,那咱們要在京城待幾天啊?什麼時候去保定府?這進宮獻宴之前,你得好好給我姐說說宮裡的規矩,免得她到時候有什麼行差踏錯的就不好了。”
“你小子倒還挺替夏丫頭著急的。”
“那必須的啊,那可是我親姐!”
“我好久不回來了,等會兒先回家安頓一下,明個兒得進宮去給皇上磕個頭,去御膳房轉一圈,順便掃聽掃聽宮裡對迎接吐蕃王定下的是什麼章程,然後若是沒什麼別的事兒了,咱就出發去保定府。”
“那敢情好!”夏瑞軒高興了一下,突然又有點緊張地問,“師父,你進宮去給皇上磕頭,我不會也要陪著去吧?”
“你去幹啥啊?皇上知道你是誰啊?”廖老爺子抬手在夏瑞軒腦門上敲了一記,“皇上派船去把我接回京城,我是進宮去謝恩的,估計也根本見不著皇上,也就是在門外頭磕個頭就是了。”
廖老爺子這邊在為吐蕃王來應該做什麼樣的菜更好而思慮,宮裡此時卻因為吐蕃王的事兒差點兒翻了天。
“什麼叫消失不見了?”連一貫沉穩淡定的陳瑜白都按捺不住,著急地起身衝下面八百里加急進京送信的人吼道,“吐蕃王一行人,加上親兵和儀仗,差不多得有幾百人,你告訴我這麼多人就憑空消失了?”
“回陳大人的話,小、小的只是送信的,具體情況都在信裡寫著……”下面跪著的人也是頭疼不已,一路上累得半死,送到之後還要面對狂風暴雨。
小皇上此時已經看完了信的內容,抬手把信遞給身邊的小太監,示意他拿給陳瑜白過目。
陳瑜白著急地展開信,飛快地從頭掃到尾。
信裡的大概內容就是說,吐蕃王帶人已經從青唐出發,但是依照約定去兩國交界處等著接待的大齊官兵,等了好幾日也沒見到吐蕃王一行人。
派人去青唐打探情況,吐蕃那邊卻說吐蕃王已經出境,進入了大齊的地盤,甚至懷疑大齊是不是殺了吐蕃王然後再賊喊捉賊。
大齊這邊的官兵卻覺得是吐蕃耍人,人根本都沒來,卻言之鑿鑿地說來了,藉此撕破兩國一直以來的友好邦交,並且要以此為藉口犯邊。
兩邊原本還算友好的局面瞬間就發生了變化,邊境幾個城池也全都緊張戒備起來。
兩邊都派了人沿著邊境線在尋找吐蕃王一行人的下落,但是直到這封信送出的時候,還沒有找到任何有價值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