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人計劃,沒錯,是真的吃人計劃。
然而,此吃人,非彼吃人也!
而是,羊吃人。
英國著名的人文主義者托馬斯·莫爾在他的名著《烏托邦》裡,寫到英國“羊吃人”時說:“你們的綿羊本來是那麼馴服,吃一點點就滿足,現在據說變得很貪婪、很蠻橫,甚至要把人吃掉……”
羊怎麼會“吃人”呢?
原來十五、十六世紀,英國、尼德蘭荷蘭)等國的毛織業很繁榮,羊毛需求量激增,養羊成了很賺錢的行當。
於是,英國的地主紛紛把自己的土地和公共的土地,用籬笆圈起來放牧羊群,並強行圈佔農民的土地。
農民喪失了賴以養家活口的土地,扶老攜幼,向著陌生的地方去流浪。這就是英國資本主義血腥發家史上的“羊吃人”的“圈地運動”!
“羊吃人”的圈地運動帶來了兩個後果,一個是地主貴族用暴力圈地養羊,牟取鉅額利潤,變成了資產階級化的新貴族階級。同時也站在了統治的百姓對立面!
第二,大批農民被趕出家園,成為兩手空空的流浪者。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靠出賣勞動力為生。這樣就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準備了廉價的勞動力。朱去了活力和自由!
變成了依附資本家的存在!
朱子龍現在要做的,就是計劃把蒙古族部落們,也變成固定的羊製品生產商,變成另一箇中國式圈地。
一個是,要讓那些蒙古族部落的首領們,感覺這麼做,有利可圖。
二個是,讓蒙古族百姓也感覺,這樣做可以吃飽飯,當然工作時間長,完全是給大明打工之類的。就別多想了,老老實實的幫大明養山羊吧!
一個固定下來的草原民族,天長地久之下,也就會變成半種植業生活方式了。
特別是糧食還得進口,馬也不值錢了,數量大減,大量的山羊佔據了他們的生活內容。這等於是間接的讓他們失去了作亂的根基!
夜色下!
朱子龍拿起幾件毛大衣,給林雙兒和柳自畫,以及柳如是等人,說道:“你們試試這些看!”
眾女不明所以,伸手去抹了抹,發現是羊毛織成,意外的是羊毛不扎手。而且摸起來很舒服!
羊毛,直接用來織布是肯定不行的,這是特殊處理過的。)
沒一會眾女們就穿了起來,更加意外的發現,不但保暖而且很好看。
朱子龍在邊上,說道:“今後跟蒙古人做生意,就長期做類似的東西了。這些是羊毛編制而成,蒙古人養的羊,剪羊毛賣給我們,換取他們所需的生活物資。你覺得,有這麼一個東西的存在,蒙古人靠剪羊毛和固定生活,就能獲取想要的生活物資,打仗又打不過大明,還會陪後金來搶東西嗎?”
這個問題太容易回答了,眾女又不是傻子,下意識的搖搖頭。
朱子龍繼續笑道:“我打算在各封地,多開幾家這樣的毛紡廠。編制出來的毛紡製品,賣給海外的番人和東瀛人等等。運輸的費用,走海路的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絕對的暴利,這買賣做多久,都不是個事兒。”
一聽朱子龍這麼說,很有管家婆和經商頭腦的林雙兒,第一個呼吸瞬間就急促了!
看到眾女都很激動,後半句話,朱子龍暫時還沒說。
只是埋在心裡!
那後半句話是,清朝後期弄個喇、嘛教,給蒙古人,就把他們廢了戰鬥力為五渣。自己這一招羊吃人,更實用,更實在,更受蒙古人歡迎。
到時候蒙古人就得乖乖的聽話,十年、二十年之後,換代之後的蒙古人戰鬥力也就渣了,而且會特別聽大明的話。
以後還打什麼仗啊,乖乖的放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