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洛陽的路上,朱家軍的夜不收放出去的距離,都是別的軍隊的幾倍遠。
很快,就發現在他們不遠的地方,出現了一股人數不少的流賊軍隊。當下,他們開會商量如何作戰的計劃。
“賊之遍伍,大致伍長、什長、哨總、部總、掌旗、都尉為序。流賊只佔,最擅伏擊,其左右埋伏,更番迭承,防不勝防。我等殺敗後金,為虎狼之師,然,也不可過於輕敵,畢竟賊眾堪多!”
“若為精賊,則必定人人有馬,追逐極難。若是追得緊,糧草不易,倏忽之間,賊老營精騎又至,會讓明軍每每大敗。前車之鑑,我朱家軍不可不知。”
“賊軍中喜摻數千災民,須得嚴防攻擊軍隊。”
朱家軍眾將紛紛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後快速的商量出一個個方案。
他們認為,從這幾個月的情況來看,賊軍饑民在前,精銳在後,這樣的作戰風格,擊潰其部容易,想殲滅卻難。
而且,他們擅長打埋伏,沒摸清他們底細戰術之前,還是慎重為好,穩紮穩打,決不能輕言冒進。
依李紫籠等人的估算,目前賊軍最強悍的應該就是他們的老營中人馬。但是數量不會太多!
除了這些,便是這幾個月新從投降官兵,或是當地馬賊,為次之。隨後又是有馬的人,一律稱為馬軍,餘者是步卒或是饑民。
餘者的脅從軍往往達到幾萬人,人多勢眾,怪不得中原官兵往往落敗。
不久後。
因為朱家軍的夜不收戰線長,不時越過賊軍的響馬,殺傷他們的探子,結果自然是讓他們沒法正常的得知情報和埋伏。
再加上,朱家軍行軍速度快,可能也是天意。
沒過多久,官道上,在望遠鏡的幫助下,李紫籠等人就遠遠的看到了賊軍的動靜,而他們卻還一無所知。
只見,前方遠處官道的煙塵有若鋪天蓋地,伴隨著騰起的煙塵,一大片黑壓壓的騎兵奔騰而來。
這些騎兵行進還算有序,個個戴著八瓣帽兒鐵尖盔,身披鑲鐵棉甲的軍士揹著鳥銃,身披鐵甲的軍士則持箭。
隊伍最前面,最前方,一杆闖字大旗分外醒目。
他們到了一地,競然停下,卻是想要設伏,然,他們不知道的是,這時候設伏顯然是晚了。
李紫籠放下望遠鏡,心想流賊自己迎上來也好,正好殺個痛快。
二三萬餘賊兵主力並不放在他的眼裡,流寇嘛,就算人多,也多是烏合之眾,官兵往往幾百、幾千人就擊潰他們,更不要說自己的朱家軍了。何況這會兒,還是他們失了先機!
“諸位,我朱家軍所戰無有不勝,區區流寇,豈能擋住我兵鋒所向?今日之戰,正是揚名立萬的好時機。欲立功名,就讓那些流寇,看看我等軍士的雄姿吧!”
李紫籠不虧是跟了朱子龍混了二年左右的老將,這一番話極有鼓動性。
下一分鐘,朱家軍的眾軍士翻身上馬,鐵蹄森森,大軍又滾滾往前而去。
反觀,賊軍那邊,倉促間哨騎搖來黃旗,前方發現敵軍,慌亂之下正在擺開陣勢攔截。
李紫籠哼了一聲,喝道:“繼續前進,迎上去,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遠望鏡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些流寇多為步軍,可能只有數千人有馬。這些流寇,大部分為紅巾包頭,只有騎馬那些人頭戴氈帽,身上披著罩甲,或是皮甲。精銳者,畢竟還是少!
見官軍沒有中埋伏的可能性了,那邊老營人馬也不隱匿了,他們中軍位置,馬上立了一杆大旗,可以看到上面繡著斗大一個“闖”字。
劉一灰冷笑一聲:“烏合之眾而已,正面,破開敵陣!”
江海也在馬上長笑一聲,喝道:“兒郎們都準備好了嗎?”
“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