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點,浦東酒樓的吉祥包間,衛清水和李安華提早入席,會面地點是他們選的,包間也是他們指定的,位置很好,二樓,正對大門的方向,透過窗戶,可以清晰的看到入口處往來的人流。
李安華挪了下座椅,他的身形高大,包間的位子坐起來稍顯擁擠,衛清水則佝僂而坐,紋絲不動,耷拉的眼睛略顯倦意,樸素的衣服更顯寒酸,若不清楚他的底細,便會誤以為他是藥房先生,他也確實幹過藥房先生,那幾年國內經濟形勢收緊,明珠醫院收支嚴重失衡,他便身兼多職,硬撐了過去。
“老衛,真搞不懂你,平時怎麼都拉不動你,今個的飯局自己就答應了”,李安華挺直了腰板,年過半百,仍舊英氣十足。
“王遠義的囑託,我怎能不給面子”,衛清水咳嗽了一聲,為自己倒了一杯茶水,送到嘴邊微微潤喉。
李安華站起身子,走到窗前,望著外面喧鬧的人流,“你就是這樣,太過感情用事,活的真累”。
“醫者之心,焉能獨活”,衛清水繼續道,“況且,若不是他當年的資助,明珠醫院不見得能扛到今天”。
“所以,他推薦的制藥企業你才肯接見”,李安華道。
“不”,衛清水斷然道,“若他們過不了我關,也是惘然的”。
李安華想起了以往的經歷,苦笑了一聲,“看來我又要為你清場掃客了,先說好了,以後這種情況,圍棋桌上你要自讓三子”。
“你以為三顆棋子就能決定勝負嗎”,衛清水擺弄著水杯,目光逐漸渾濁,“那家夥讓出了一輩子,不也依舊穩操勝券嗎”。
“近幾年,華北區域活動最多的應當是馮德偉”,李安華回過頭,若有所指道。
衛清水露出一絲微笑,沒有回答他,時間到了,酒店門口的那幾位年輕人也到了。
很快的,包間的門開啟,熱情的劉海洋走了進來,後面跟著長裙優雅的劉穎,最後是秦楓,
“李院長,衛院長,你們久等了”,一進門,劉海洋微笑相迎,舉止極為恭敬,向二人介紹了劉穎和秦楓。
李安華點頭示意,招呼著三人入座,衛清水則沉默不語。
“小劉,這次見面,我們仍然只有半小時時間”,李安華端正了身姿,語氣和緩,“另外,醫院有紀律,這頓飯由我們請,時間不多了,咱們先聊正事,待會兒你們再吃,算我的賬即可”。
“李院長,無論多忙,飯總是要吃的,誰請都一樣啊”,劉海洋湊近了他幾分,句句真摯。
言罷,他叫來了服務員,照著選單點了幾樣菜,西芹百合,蓮藕排骨,清蒸鯽魚,蝦仁冬瓜,栗子燉雞,山參老鴨湯,大紅袍一壺,點的隨意,實則用心。
秦楓微一挑眉,極為不喜,這些菜式都過於普通,口味更是清淡,那壺大紅袍,更讓他食慾全無。
李安華卻十分滿意,他素來瞭解衛清水的飲食,無茶不飲,無齋不食,最是養生。
“李老師,藥品目錄前幾日我交給您助理了,不知您有何建議”劉海洋言歸主題。
“素來聽聞秦永江的才幹,秦氏集團的藥品,建議倒說不上”,李安華淡然一笑,目光從劉海洋移向了秦楓,“不過,明珠醫院歷史悠久,來往的患者,皆是有影響力的人物,對醫藥的質量自然要求更多”。
“那又如何,質量這塊,絕對沒有問題”,秦楓說的幹脆,過於幹脆,似未經過大腦一般。
劉海洋拽了他一下,接過服務員端來的大紅袍,紫砂茶壺餘溫未退,正怡飲用,他取來兩個茶杯,分別為李安華和衛清水斟滿,“秦總說的不無道理,從例年業內評估來看,秦氏集團藥品的質量可圈可點,並無不良案例,合格率確為百分之百,去年還贏得了全國醫藥先鋒企業的稱號,這方面請您放心”。
“很好”,李安華笑道,接過茶水輕呡了一口,秋意漸寒,這大紅袍最是溫潤,他回頭看了眼衛清水,“怎樣,茶水滋味如何”。
他的語氣是問詢,衛清水微一點頭,又一搖頭,挑眉望向秦楓,淡淡道,“坦白說,在你來之前,北方區域的年輕俊傑,我只聽聞過兩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