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晟的別墅裡,馮霄霆從那些鐵罐子裡分別取出一些水,分別用瓶子裝好,貼上標簽。每個被開啟的罐子都要先放氣。等將這些罐子重新放入酒窖,馮霄霆有重新往瓶子裡增加不同的壓力。
等一切都弄好了,他才將那些貼好標簽的瓶子裝到一個箱子裡,對李晟說:“老闆,那我就先帶這些回去化驗一下。”
李晟沒說什麼,但親自送了他出門。
這已經是馮霄霆第六次來去取樣了。每隔一天他就會來一趟取那些實驗的水樣。取樣回去,他會做一些分析。至於分析什麼,李晟也聽的不是很明白。不過大致知道,馮霄霆是要確定那些細菌對罐子裡增加的物質的分解能力。
從今天開啟鐵罐子看到的情況,這些水裡面確實有大量能將有機物降解成為石油的細菌。只是這東西怎麼利用也是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
能人工生産石油是確定了,只是石油這東西不是說你想生産能生産的。那萬一生産少了沒意思,生産多了讓人眼紅。不是那個人的眼紅人,而是某些國家的眼紅。
巴西就不用說了,雖然在國有化後再次私有化,但把鞋的礦業企業依然有接近一半的股份掌握在巴西政府手上。巴西的石油産量雖然不多但也不少,特別是近海海底是有的開發,讓巴西是南半球少見的原油出口國之一。但是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和汽車價格的降低,巴西的石油增産幅度已經跟不上消耗增長,該國的原油出口潛力已經耗盡,而且出口量正在快速降低。
如果李晟在巴西國內生産石油,也許巴西第一個就會上門搶。
而另外一個是美國。在自家後花園有人能生産石油,美國就算不綁架他也會像寂靜農場下手。
如果他生産的石油太多,現在的原油出口國,說不定都會恨不得他死。因為他能人工生産石油。他們這些國家的變得毫無價值可言。
當然,就算現在他是找到了人工生産石油的辦法,但並不覺得寂靜農場能生産多少的石油出來。但是別人不知道。不會有人相信他的技術竟然無法擴散,當他能生産一千萬噸,就有可能生産一百億噸。那是常識。誰能想到他的這個技術本來就超出了常識來著?
可以說,如果他直接生産原油,代表著他成為産油國和需油國眼裡眼中釘和唐僧肉。也許他能保住生産權,但銷售權卻肯定要被控制。
不管他生活在哪個國度,都無法避免這種可能。
不生産當然就什麼事都沒。但不生産的話不僅有點可惜,不僅是少了一個財源,更加少了一個籌碼。
如果能利用的好,他也許可以獲得一個穩定而且源源不斷的高額財富,同時也讓他在世界上真正有話語權。
隨著寂靜農場的財富增長,李晟的安全感也越來越低。他個人的安全他可以自保,但是農場的權益,不是能透過招募安保隊伍能保證的。
如果發生最壞的情況,巴西的軍隊十幾萬陸軍。哪怕寂靜農場養傷一千個安保隊,巴西政府一百個人打寂靜農場一個,還有幾萬人做後備。所以一旦巴西政府不要臉皮來硬的,他就真的沒有什麼抵抗的辦法。唯一的辦法就是兩敗俱傷。但是損失最大的還是李晟他。
現在他除了天晶集團的股份之外,其它所有的生意都依託或者準備依託寂靜農場發展。一旦發生那樣最悲觀的情況,巴西政府最多就是一無所得,而他卻要失去根本。
他照顧卡波克羅人,計劃建小鎮和打通通往河口的道路,無不是想要透過增強寂靜農場在亞馬遜的影響力,提高寂靜農場的安全。但如果石油出來了,哪怕整個帕拉州都在他控制之下,巴西政府都不會放在心上。
這會他對這個石油人造的方法,感覺有點舉棋不定。不知道是該找其他國家合作還是索性放棄。
如果是找其他國家發展的話,最好的物件是美國。美國在南美的勢力很強,如果能得到一個巨大而卻穩定的油源,肯定會像巴西政府施壓,保證這個油源的安全。但這裡面也有一個隱患,他不相信美國會任由他這個外人控制這個油源。
其次,他可以找巴西政府合作。但是巴西政府,脊樑不夠硬,而且政局一直都算不算非常穩定。
華夏和歐洲都可以找。但是歐洲也沒有膽量為了一個油源和美國動手。華夏因為路途太遙遠,就算想幹涉也會鞭長莫及。
當然,最好的情況是他能和美國、華夏、歐洲和巴西達成一致的合作關系。只是,他覺得那樣有點太理想化了。歐美國家對資源的控制,絕對不會容許華夏參與進來。就算是有,那他也會成為幾方勢力的戰場,到時候難受的還是他。那絕對不是他想要的。
這麼想下來,這東西好像成了一個無解的問題了。
不過要想真正能人工生産原油,還需要一段時間。現在想不到辦法,說不定日後能有機會解決這個矛盾。
正當他煩惱的時候,巴布林打電話跟他彙報了一個困擾農場的老問題:“港口的輸送能力到極限了。”
李晟有點頭疼,農場現在的情況不允許他擴建就碼頭,在新碼頭還沒投入使用之前,農場的外運能力就不可能滿足需要:“具體什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