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爾波夫同意了他的建議說:“好,我可以讓宋指導工人捕魚。讓劉和錢輔助我。”
李晟點頭說:“你的安排很好。”
契爾波夫也離開安排自己的工作。接著安東尼也來和他談運輸的事情。雨季在運輸方面還是有些麻煩的,無論是水路還是空運。不過這只需要總結和預防而已。
連弗雷德也擔心雨季裡他要的牧草無法收割而專門跑了一趟寂靜農場。
所有事情在雨季開始之前,好像一下子集中了起來。除了生産方面的事情,李晟還擔心其他的事情。比如工程建設。
農場長達四千米的跑道已經建好,單就跑道本身而言,完全可以匹配4e級飛機。但是另外還有三個工程還在建設之中。
第一個,是丘陵區的灌溉工程。這個工程量算是最小的。只要在高處修建一些水池,然後拉管子下來埋在需要灌溉的地方。
第二個工程,和第三個工程其實是配套的。
張峰之前做的牧草施肥實驗效果對比非常明顯。如果收割後不施用綠肥,牧草需要二十天左右才能長到原來那麼長,而且葉片也沒有那麼肥厚,想要達到正常水平至少需要等到一個半月之後。
但是施用了綠肥後,十天長出來的牧草雖然依然是那麼長,但單片葉片的平均重量增加了60以上。其他的牧草實驗也差不多。
有這個實驗結果,李晟終於將算盤打到銷售牧草頭上。銷售牧草如果是近距離的,當然是新鮮牧草最合算。但如果是距離比較遠的客戶,那最好是銷售幹牧草。李晟便讓正準備收工回國的工程隊突擊修建一些牧草倉庫。這些倉庫都建在碼頭不遠的地方,全部用模組建築。
模組建築速度會比較快,而且施工的效率也高。只要等地基下好,那些模組也差不多可以用了。然後一塊一塊吊裝,一層樓一天時間就能搞定。
而第三個工程則是修建新的綠肥堆漚池。牧草銷售,少不了綠肥支撐。
不過他的擔心好想有點多餘。雨季比往年來的更晚一些。
通常年份,雨季在十一月底十二月初就會來到。今年,學校因為擔心雨季對孩子上學不安全,提早了半個月放暑假。可是雨季一直等到十二月中旬還沒到。
這讓李晟憂心忡忡。這就好像是人憋著什麼似的,一旦放開了就是一場爆發。他擔心雨季開始後,會是一場大洪水。
當然,雨季的晚來,也讓農場的三項工程都有條不紊地完成了。十二月中旬,來自華夏的施工隊回國去了。臨時請來的當地建築工人也全部離開農場。只是預計中的雨點依然沒有落下。
雨林中的生物又熬過了幾天酷暑,大雨終於來了。
這場大雨並沒有像李晟擔心的那樣是一場超級暴雨。他趁著雨幕,在農場的湖泊裡放入空間捉的鰉鱘魚。這次他捉的,各個年齡段的都有,而且數量增加了不少。
另外他還在丘陵區最後一片空地撒了牧草種子。他打算在這裡養殖一些梅花鹿之類的動物。等牧草生長起來,這些牧草的會形成優勢群落,將其他的雜草擠的失去生存空間。
這種草的好處在於,它們一株能蔓延到周圍幾米遠,但不會無限蔓延。不會造成佔據所有的土地。更重要的是,這些牧草如果沒有半點空間湖水的滋養的話,根本活不長。這讓這些牧草不至於旺盛的生長力而佔領整個世界。
在這片土地上,張峰已經按照他的要求讓人修建了圍欄,也在其中修建了一些棚子。等牧草長出來後,他就會將一梅花鹿和一些食草動物弄出來養著。如果都這樣了,那些動物依然無法適應熱帶的氣候,那他也只好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