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如果用農場的大米釀酒如何?
似乎終於抓到了要點。
李晟又想了半天,覺得可以用一個辦法試一下。
他看了一下時間,現在國內時間也不算很晚。陳博應該還沒睡覺,他便撥通了對方的電話。
電話響了七八聲才接通了,不過那頭很嘈雜。
“喂,有什麼事?”陳博的聲音也很大。聽那邊音樂聲,這家夥應該是在酒吧之類的地方。
李晟知道這不是哈拉的好時候,便開門見山地說:“你認識酒廠嗎?”
“怎麼?”
“你說如果我們的大米賣給酒廠可行不?”
“我試過,價格太高,接受不了。”陳博可能是和李晟想到一塊去了。“他們都喜歡買那些陳米。”
李晟卻說:“那總要試一下,我聽說國內的不少名牌酒能賣到五六百,甚至上千的都有。也許我們的大米釀出的就很好,他們也能接受我們的價格也說不定。”
“那重要人家願意試才行啊。”
李晟說:“用他們的技術,用我們的大米。我們出錢,讓他們幫我們釀酒。如果實在不行,那就算了。但如果釀出的酒好,我就不信他們不動心。”
陳博“啊”了一聲,他沒想到李晟想出了這麼個主意來。不過,他轉念一想也覺得這個注意不錯,而且花錢買一些酒也未必就虧本了。如果成了,還能將寂靜農場的大米開啟更大的市場。
想通這些,他馬上說:“明天我就聯系人。我有個朋友在草頭酒廠有股份。應該沒問題。不過訂購釀酒的價格可能會比較高。”
“可以,不過一定要他們用最好的技術。”
陳博笑著說:“那是當然的。我明天就聯系他們。”
“好,等你好訊息。玩得開心些。”
李晟結束通話電話,越想越覺得這可能是一個不錯的路子。如果真成了,不僅大米可以開啟一條好的銷路,就是以後的玉米小麥說不定也可以因此而直接打通華夏國內酒廠的市場。
沒兩天,陳博就來了電話。他和草頭的接觸以失敗告終。
不過,他也沒有放棄。
雖然讓國內最著名的酒廠接受來料加工的嘗試失敗了,陳博還是找到了替代者。釀酒需要時間會比較長,但李晟覺得時機剛剛好。
因為雨季將至,而玉米小麥也馬上要收獲,還有一些本來他是打算農場內部食用的小米和高粱也可以收獲了。
正好可以將這些東西全部一起實驗一下。
陳博那邊談好了合作物件,他也需要回國一趟。因為要簽訂合同,而他也有差不多一年沒有回國,正好趁這個機會拜祭一下父母。
酒廠那邊接受來料加工,可以用最好的釀酒師傅的最好的工藝,不過提出這些酒不能在國內賣的要求。
另外還要求這一批釀酒糧食不能多於八百噸。
李晟接受這些條件。而在價格上,雙方協定每瓶700毫升裝,每瓶的加工費需要40元。國內的出口由酒廠辦妥,而巴西那邊的幾口手續需要李晟辦妥。另外運費由李晟負責。
李晟提出裝酒的瓶子必須要精美。對方也拿出他們現有最好的酒瓶作為參考,按照李晟的意見稍作修改。這讓對方以為李晟是打算要將這批酒在國外銷售。
其實李晟給的加工費並不低。最重要的是,李晟會一次性付款。這樣的生意,對他們酒廠來說並不吃虧。
雙方簽訂了合同,陳博和李晟便準備返回臨港。不過在他們開車離開酒廠的路上,發生了車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