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南也是雙眼通紅,他心中終於為當年所做的錯事感到了後悔。可他也知道,這錯誤,他已經沒有機會去彌補了。那少年,早已跟他們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了。他現在能做的,唯有拼勁一切的去培養葉過,期待葉過將來學有所成,能夠代替他們去幫助拓拔槐,稍緩自己的愧疚。
見那師徒二人已經走遠,葉南夫婦走進了院子,看到了正在練拳的葉過。小小的孩童,此刻卻面色肅然,那看似簡單的拳法,卻讓葉南夫婦看的目眩神離,總覺得那拳法裡面有一些說不出,道不明的韻味。果然,拓跋匹夫教的拳法果然非凡。
拓跋匹夫說過,葉過正處於忘我階段,不可打擾,於是夫婦二人便在這院子裡住下,一邊緬懷這拓拔槐,一邊為葉過護法,等他醒來。
七日後,葉過悠悠醒轉。醒來之後,頓覺渾身舒泰,神完氣清。內視一番,驚覺體內法力如江河大海,波濤洶湧,與以前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細細感受一番,竟驚覺自己已經達到了感知境初期。
這個發現,頓時讓他歡欣鼓舞,急不可耐的想向拓跋匹夫還有哥哥炫耀自己的進步,可抬眼時卻只看到自己的父母。
葉南夫婦眼睜睜的看著葉過不過十日的功夫,便硬生生從初識境圓滿跳躍到感知境初期,心中已經將拓跋匹夫奉若神明。
當葉過聽聞拓跋匹夫師徒二人竟然已經出去雲遊後,剛才的歡欣鼓舞頓時煙消雲散,隨之而來的便是沮喪。同時在心裡默默發誓,自己一定要努力修煉,早日修煉有成,然後去追尋拓跋匹夫和哥哥的腳步。
小道上,一頭老黃牛馱著一個男子在似慢實快的行走,大黑狗鋼蹦早已不知道竄到哪裡野去了,拓跋槐跟在老黃牛旁邊,師徒倆看似相對沉默,其實正在用心神交流。
“師父,所謂大道者,何也?”
“大道無形、無名、無問、無應,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那麼,如何得道?”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師父,弟子聽聞修煉分七境,可對?”
“對,分別為初識,感知,不惑,洞玄,知命,得道,成仙。”
“為何如此劃分呢?”
“因為此七境,代表了修煉的七個關卡。”
“哪七個關卡?”
“初識,始知天地有大道;感知,能夠觸控到天地大道;不惑,終知自己的道在何方;洞玄,可化天地能源為己用;知命,明悟自身,暗合天地大道;得道,天地大道,化為自身之道;成仙,與天地證道,對,則成仙,錯,則灰飛煙滅。”
“修煉有成,有何神妙之處嗎?”
“世人修煉,一為長生,二為法力。長生自不必多說,成仙之後,自得長生。至於法力,卻是妙用無窮,能救眾生於水火,亦可毀天滅地。”
“如何使用法力?”
“世間有諸般術法,具為證道之基,亦為對敵之法,如我所傳你之拳法,勤習之,便可逐漸的加深對大道的領悟,道途越遠,境界越高,而你的境界越高,感悟越深,法力越強,則你的拳法威力便越強。而且,為師傳你的拳法,乃是當之無愧的大道基石,遠超世間一切法。”
“弟子明白了。”
“道無止境,法亦無邊,你雖已知命,但切不可心生怠慢,須知,長路漫漫,吾將上下而求索。”
“謹遵師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