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中猜測,去年在大淩河牧場上暗害馬匹的多半就是天魔姐姐。想來關外宗師也是發現了她把目標轉向馬群,所以趕到錦州,準備圍捕於她。
走了兩個時辰,便看到一座馬神廟倚著小丘陵,面向草場。廟外還有無數的帳篷,都是趕來參加大祭求福的牧民。
姬傲劍也裝作是為馬求福的牧人,進入馬神廟裡去請香。
馬神廟正殿裡供著三尊主神,正中是馬神,兩旁是藥神和龍神。馬神保佑馬群繁衍蕃息,藥神保佑馬兒健壯少病,龍王保佑水草豐美。這三位各司其職,對養馬最是有用。
姬傲劍抬頭看去,只見馬神塑像上的額頭也有一隻眼睛,心道,都說馬王爺三隻眼,原來如此。
拜過正殿之後,姬傲劍走進側殿,見這兒還供奉著各種其他神像,有觀音,有如來,有三清,頓時有些無語。
底層民眾的拜神果然最為現實,只選最有用的,根本不管你在宗教系譜裡的神位高低。
東北滿人信奉薩滿教,薩滿即是“巫”的意思,崇拜的是原始神靈。後來清軍入關,薩滿教也與時俱進,把佛道諸神引進不少,但還是按照拜祀原始神靈的路數,不僅不問正宗譜系,連野路子的神怪也來者不拒。
比如這馬神的原型有好幾種,有一說是從民間流傳的封神小說裡的殷郊形象而來,所以是三隻眼。而且據小說所述,殷郊太子手下有兩員大將叫做溫良馬善,對於養馬而言都是好名字。
姬傲劍轉了一圈,沒發現什麼端倪,索性去拜見大巫師。
拜見大巫師也容易,只要是找他“請”神物,就可以得見。不過“請”神物是要花銀子的,能見大巫師一面,要“請”的神物更是非同小可,價值不菲。
這座廟裡的大巫師名叫烏賽,帶著五顏六色的頭飾和華麗繽紛的神袍,臉上是一副不知其名的神靈面具,雙眼熠熠有神,竟似是心中大有丘壑的意境。
據說烏賽大師請神最靈,諸天神明都可以附體,專能降魔祈福。
姬傲劍見大巫師身前的案上,除了擺放各種薩滿法器,連佛珠、符籙、桃木劍之類的也不缺少,想來他在巫學事業上兼收幷蓄,博採眾長,頗有一代宗師的胸懷氣概。
烏賽大師的背後有四五個女弟子,也是各種華麗裝束,帶著面具,手上託著一盤盤讓信眾來請的驅邪神物,有手鼓、腰鈴、銅鏡、銅刀等等。
只聽大師嘰裡咕嚕說了幾句滿語,一名女弟子開口,發出幹巴巴的聲音道,“大巫師說,這些神物他都已經親自開光,你請了之後可以放心使用。”
現下滿人十有其九都不會說滿話,但薩滿作為精神導師,還在堅持民族特色。只可惜他們說了滿話,就連滿人都沒有多少能聽得懂了,只好讓弟子翻譯一下。
姬傲劍好奇地問,“這些神物,驅邪的效力可有區別?”
烏賽大師又嘰裡哇啦說了一句,那女弟子道,“越貴重的,越有效力。這個九連環,就很適合你。”
姬傲劍定睛看去,她手上捧著的盤子裡,果然有一個九連環,不禁大跌眼鏡:連我中華的益智玩具,你們都拿來當作薩滿神物,這位大師真是胸懷博大啊。
“要請這九連環,得奉上多少錢財?”
女弟子道,“只需一百兩銀子。你請去之後,若是能在明天之前將九個環全解開,就能福慧雙全。”
姬傲劍應聲道,“好,我買下了。”
他買了九連環,出了廟門,忽然間覺得不對,我剛才怎麼還真花了一百兩銀子就買了個玩具?
看來這宗教氛圍,還真是具有一種魔力,能不知不覺地影響人心。難怪自古至今,不管社會怎麼發展,能夠慰藉人們心靈的宗教,總能有發展的餘地。
姬傲劍回到自己的帳篷,等著明天的大祭到來,一時無事,便將九連環拆解起來。
九連環在文化含義上,是代表智慧的象徵,民間有諺雲,“解不開的歧中易,摘不下的九連環”,可見解九連環之難。
用九個圓環相連成串,可套成花籃、繡球、宮燈等狀。其解法多樣,可分可合,變化多端,共需三百四十一步才能將九個環全部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