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接下來,迎接他的,卻也仍舊是安生的一記接發強攻。
“為什麼會這樣?”
迪米特洛夫心神震動,難以理解。
但是,他現在卻已經是可以確定,他在賽前所準備的,針對安生的發球方式,肯定是哪裡出了岔子。
更關鍵的是,他一時是找不到原因,因此,這樣的發球方式,顯然是不能再用了,可如果不用這樣的辦法,那又該如何去戰勝安生?
從新站在發球點上,迪米特洛夫是非常糾結。
“嘭!”
下一球,迪米特洛夫卻是再一次的,發出了一記外角發球,且依舊是延續了之前的發球方式。
這也就是他的選擇。
他沒辦法,因為他知道,如果使用常規的戰術打法,那麼,他也很難戰勝安生,既如此,還不如繼續堅持下去。
這樣一來,說不定,他還能在之後的比賽當中,有所體悟。
這一次,他是敗了,可下一次,他或許就能真正找到針對安生的辦法了。
更為明確的來講,在他做出決定的那一刻,他對這場比賽的求勝意志,便是已經是消散了,其他理由,只不過是他的自我安慰而已。
也沒有懸念,安生是再次打出了一記強力的接發強攻,在發接發環節上,佔據了巨大的優勢。
隨後,安生是用一記正手抽擊,極其強勢的拿下了這一分。
而在之後的第四球,安生也沒有給迪米特洛夫任何機會,暴力的接發,強勢的進攻,再得一分,從而是在比賽的第一局,便完成了破發。
此後,在其發球局,已經完全喪失求勝意志的迪米特洛夫,也沒有拿出更為有效的辦法,徹底被安生所壓制住了。
至於安生的發球局,則更是呈現出了一面倒的局勢,依靠其強大而穩定的發球,安生贏得可是相當的輕鬆。
如此,比賽結果也就一目瞭然了。
最終,僅耗時一小時零十五分鐘,安生便是以兩個6比0的比分,虐殺式的碾壓了迪米特洛夫,無比強勢的拿到了本屆迪拜公開賽的冠軍。
而回過頭來說,同樣的發球方式,為什麼費德勒是能夠對安生形成壓制,但迪米特洛夫卻是無法做到?
其原因,大概有兩點。
一來,是因為安生目前的競技狀態,是有所回升,尤其是在他對迪米特洛夫,還懷著復仇的心理,這更是刺激了他的求勝欲。
二來,也是其中的關鍵,迪米特洛夫,是並沒有把握住費德勒的精髓,雖然他號稱“小費德勒”,但他可並不是真的費德勒。
事實上,在當初那場澳網決賽中,費德勒的發球,其球速,可是要高於他以往的平均球速。
換句話講,費德勒當時的發球,可不僅僅是注重角度,他的球速可並沒有減弱。
而迪米特洛夫呢,他的球速,卻是下降了不少。
另外,發球的多變性,也是當初費雷德當初能夠壓制住安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迪米特洛夫是並沒有做到這一點。
總而言之,迪米特洛夫現在還只是領悟了一點點皮毛,並沒有真正瞭解安生的能力,所以,這場比賽,他敗得可一點也不冤。
喜歡網壇巨擘請大家收藏:()網壇巨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