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記仇的人嗎?”安生自問。
如果是在這場比賽之前,安生肯定會池口否認,但現在,他卻是有些懷疑了。
其原因就在於,對於他之前在澳網中,輸給迪米特洛夫的那一盤比賽,哪怕他最終是奪得了那場比賽的勝利,但他卻發覺,對這件事,他是記得特別清楚。
並且,在得知其本次迪拜公開賽的決賽對手,正是迪米特洛夫之後,安生便是有些不可抑制的,產生了一種想要報仇的衝動。
“或許,我真的是一個記仇的人呢,但那又怎樣?”
說服不了自己,安生乾脆破罐子破摔了。
於2月29日,晚上八點,中心球場是座無虛席,本次迪拜公開賽的單打決賽,安生與迪米特洛夫之間的較量,正式開始。
“嘭!”
第一局,由迪米特洛夫率先發球。
沒有疑問,自從上次交手之後,對於安生,迪米特洛夫就已經是心生忌憚,也一直都在尋找針對安生的打法。
而在他研究過澳網決賽,即安生與費德勒的那場經典之戰後,他便是從中攝取到了一些營養。
就比如發球,他就發現,相比於球速來說,擁有更刁的發球線路與落點,對安生的接發限制,或者說威脅,才是最大的。
在那場比賽中,費德勒的發球球速,其實也並不算快,但他卻正是依靠發球的控制性,以及多變性,對安生的接發,形成了一定的壓制。
由此,這一記發球,迪米特洛夫是並沒有太注重其球速,而是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控制性上。
不得不說的是,作為當今網壇天賦最好的年輕選手之一,迪米特洛夫的實力,是不容小覷的。
而在他有意控制,並且之前已經進行過大量訓練的情況下,他的這一記發球,是打出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其球速雖然比較一般,但角度卻很叼,肉眼看去,其落點幾乎已經壓在了邊線上。
而看到這樣的效果,迪米特洛夫是非常滿意,同時,對於本場比賽,也有了更大的信心。
可就在轉瞬之後,剛剛還充滿信心,自認為已經掌握針對安生方法的迪米特洛夫,卻是有些懵逼了。
只見,面對其發球,安生是極為快速的往邊線一側橫跨了兩步,在其腳步到位的同時,揮拍動作也順勢完成。
“啪!”
一聲脆響。
隨後,網球便是以更高的速度,急速飛向了迪米特洛夫的反手邊線。
這一記接發強攻,質量太高,也太突兀了,導致迪米特洛夫根本就沒反應過來,楞在了原地。
“不可能!”
回神過來的第一時間,迪米特洛夫是非常震驚,他不相信,自己好不容易找到的針對性打法,居然對安生毫無效果。
“這只是一次意外!”
隨即,迪米特洛夫給自己找到了一個理由,繼而從新堅定了信心。
他是不得不如此,否則的話,他的信心便即將崩塌,其賽前的一切準備,都沒了用處,也就會失去比賽的鬥志。
“嘭!”
下一球,迪米特洛夫是再次發出了一記外角發球,其線路與落點,依舊是控制得還不錯,角度很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