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到宿舍,林燃突然想起,自己上次總結出來拍照的缺點似乎還沒有跟林璇說。
掏出手機,本來想給林璇打個電話,想了想還是算了。
開啟電腦,整理了下腦海中的想法,彙整合一個文件在扣扣上發了過去。
登入陶寶後臺,吸塵器店依然還是像之前一樣不溫不火緩慢的增長著。
至於女裝店,資料則是有點起飛了,距離他上次突破單日訪客量一萬不久,今天已經破了五萬了。
事實證明他的騷操作,彎道超車的效果還是不錯的,只要他能控制好補單的比例,就相當於他的店鋪像其他的店鋪需要慢慢的累計,進行提升。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陶寶按照上個月的銷售額來進行店鋪層級的劃分,店鋪的層級越高,相應的訪客數量也就會越高。
而正常的店鋪想要對店鋪的層級進行提升,就意味著需要提升店鋪的轉化率,已發到下一層級的銷售額要求。
但是提升轉化率其實是最難的一個環節,因為影響轉化率的因素實在是太多了。
詳情頁是否做的簡潔明瞭,圖片的色彩搭配是否能夠讓人覺得舒服,客服的回覆是否能夠親切有效,等等各種各樣的因素和小細節,才能對店鋪的轉化率帶來提升。
但是想要把這些細節做到最好,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做到的,需要長久的資料分析,以及明確了店鋪的人群跟喜好,才有可能做到轉化率的提升。
因為資料的不可控性,也因此正常的陶寶賣家需要一點點的積累,最佳化,店鋪的層級才會慢慢的提升。
但是林燃的補單大法簡直就是開掛的存在。
最核心的一點就是店鋪內的資料可控了,轉化率低?直接補上去。
銷售額不夠?直接補上去。
客單價太低?直接補上去。
總之就是哪裡不會點哪裡,馬風再也不用擔心我的陶寶店做不好了。
只要保證店鋪裡每天的資料都是上升的,銷售額在提升,轉化率在提高,陶寶的系統就會自動判定你為優質商家。
也就是說你的店鋪是有潛力的,那既然判定了你的店鋪有潛力,自然是要繼續大力的扶持。
於是新的流量埠又開放了,又有更多的流量進入了,想要繼續提升只要繼續補下去就好了。
當然這種操作模式也不是說天衣無縫,因為也是有瓶頸的。
陶寶店鋪一共有七個層級,前面五個還好說,每個月銷售額達到幾百萬即可,即使銷售額達不到層級要求,還是可以透過補單來完成的。
但是到了千萬,億級別呢?
哪有那麼多流量跟資金來進行維持,而一旦維持不住,就會造成轉化率降低,銷售額降低。
而一旦這兩項持續的降低,系統也會自動的判定你為劣質的商家,流量自然是要扶持給更能為陶寶創造價值的店鋪。
於是惡性迴圈開始了,訪客量的降低,轉化率不變,銷售額自然降低,銷售額降低,意味著之後的訪客還要繼續降。
一切就會像空中樓閣一樣,把你打回原形。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轉化率的問題,只要你的真實轉化率不夠,刷的在猛,店鋪的提升在快,還是會回到最初的起點。
但是這些對林燃來說完全都不是問題。
因為他不是做陶寶的新手,而是個已經有了遠超同行所有人經驗很眼界的重生者。
這就相當於滿級的大boss回來重新整理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