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杭州一處人家的院內。
一個婦人站在天井中央, 雙手叉腰, 氣沉丹田, 大喊一聲——
“馬念知!馬念才!”
聲音直穿雲霄, 院子一角的那棵樟樹之上的幾只幼鳥,也驚得將好奇探出的腦袋縮回了窩。
“來了——”
兩個異口同聲的稚嫩的童聲自迴廊傳來。那婦人循聲望去, 只見兩個小孩子張著雙臂,飛奔而來:“娘親!”
“站好!”婦人抱著雙臂拒絕擁抱, 一雙眼睛上下打量著兩個孩子, “把手伸出來。”
兩個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極不情願地把手心攤開。
“我就知道你們沒有好好念書,瞧這雙手,是不是又去玩泥土爬樹了?”婦人在二人的小胖手上拍了拍, “娘親這才出門幾天啊, 就這麼不聽話?”
其中那個八九歲的男孩急急擺手:“沒有不聽話。我們聽了娘親的話, 這幾天沒有睡到日上三竿。”
“對對對。”旁邊六七歲的那個小女孩接話道,“娘, 我們今天一大早就已經起床了。”
“一大早起床, 玩泥巴?”婦人才不吃這一套,“馬念才, 你是哥哥。你去,把你這十天的課業拿過來給我看看。”
“娘……”馬念才求饒地傻笑著,“怎麼多日沒見,娘親還更年輕了?”
“少來這一套。”婦人眯起眼, “快去。”
妹妹馬念知在一旁竊笑。
“你笑什麼?”婦人轉向女兒,“你功課寫完了?”
“寫完了!”馬念知大聲回答;心中暗暗慶幸,幸好自己懂得“先苦後甜”,在娘親出門後三天就把功課一口氣寫完,然後瘋玩了七八天。
“很好。”婦人贊許地點點頭,“那你現在把《木蘭辭》背一遍。”
馬念知一愣:“現在?”
娘親佈置的功課之中,確實有每天抄寫一遍《木蘭辭》的內容。可是,她在第一天就直接抄了十遍。背是早就背下來了,可這十來天沒複習,小姑娘心裡還是有些發怵。
要知道,每次只要背錯一個字,就又得多抄一遍。
婦人催道:“快背。”
“唧唧複唧唧……”馬念知硬著頭皮開口,忽見院門口進來一個人,立時欣喜地大叫:“爹爹!”
馬念才也立即如見到救星一般,跟著喊道:“爹爹!”
這位親爹卻並沒有立時回應他們的熱情,而是徑直沖到那婦人面前,抱起她轉了個圈,喜道:“是知,你可算回來了!”
這位嚴格的母親,正是當年不可一世的桓小姐。
而這位依舊充滿活力的“中年大叔”,正是當年意氣風發的馬公子。
歲月對二人都很仁慈。
雖然兩個人都已經過了三十,面容身材卻沒什麼大變化,瞧著與二十多歲時無甚差異。
“行了,放我下來。”桓是知笑盈盈地嗔道,“一把年紀了還這樣。這還當著孩子的面呢。”
兩個孩子一臉“我們已經習慣了”的表情。
“你怎麼不在家看著孩子?又跑哪兒去了?”桓是知看著他。
“我知道你今日回來,出門給你買吃的去了。”馬文才揚了揚手中的糕點,“兩個孩子,不是讓馬統看著嗎……他人呢?”
馬念知和馬念才立刻打小報告:“爹爹,馬統叔叔他又去找街口的小秋阿姨了!”
桓是知瞪著馬文才,馬文才連忙陪笑道:“情非得已,人之常情嘛。”
他放開桓是知,又抱起女兒:“哎呀,我們念知剛才是在給娘親背詩嗎?真了不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