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臺道:“可是,你已經不能和他在一起了啊。”
桓是知斬釘截鐵:“是。”
前後如此矛盾,寡斷優柔。桓是知已經做好準備接受祝英臺長篇大論的說教了。
她還記得當年祝英臺和梁山伯是怎樣“逼著”馬文才做一個“孝子”的。
但祝英臺卻只是看著她,長長地嘆了一口氣,道:“你啊,好自為之吧。無論如何,我們梁府的門,永遠為你開著。”
這話有些突兀,卻是不容置疑的溫暖。桓是知看著祝英臺,心生感動,一時不知說什麼好。
祝英臺轉了轉眼珠,調侃道:“自從銀心嫁人後啊,我就一直沒找到一個合適的貼身丫鬟。”說著滿懷期待地望著桓是知。
桓是知難得配合她,乖乖地行了個禮道:“是是是,感謝梁夫人的大恩。請問梁夫人有什麼需要嗎?”
二人相視大笑。
笑完,祝英臺覺得有些餓了。可屋中沒有下人,喊了兩聲也不見人進來。桓是知便起了身,畢恭畢敬道:“夫人,這兒不是有您的貼身丫鬟嘛。”
祝英臺也不客氣:“行,難得有支使桓小姐的機會,那就勞煩您去廚房看看,今天的雞湯好了沒?”
桓是知在廚房等了約莫一炷香,雞湯才好。她嘗了嘗鹹淡,親自給端了往祝英臺的房間去。
正走著呢,她忽然瞧見一男一女兩個娃娃正在院子裡跑來跑去。桓是知定睛一看,這不是荀巨伯的那對龍鳳胎,荀修和王辰嘛!
她立刻笑盈盈地迎上去:“哎呀,你們兩個怎麼在這裡?”
接話的又是膽大的荀修:“我們是跟著娘親來的。”
王蘭?桓是知略一思索,恍然道:“哦,你們娘親是來給梁姨診脈的,對不對?”
荀修回答:“對呀。”王辰也靦腆地點了點頭。
桓是知很是喜歡這一對孩子。她看了看手中的雞湯,笑道:“我先去把這個端過去。等會兒來找你們玩。”
她快步離去。剛走到門邊,果然聽見王蘭的聲音。她正待推門進去,卻聽祝英臺道:“這個事,你跟是知說了嗎?”
桓是知的手下意識地頓住,耳朵也不由自主地豎了起來。
王蘭道:“沒有。”
祝英臺道:“那你給那王亦如把過脈了嗎?她果真是有了身孕?”
身孕?桓是知感覺自己身子一僵。
“那倒沒有。”王蘭道,“這王氏找我開藥調理的事情,本就沒有多少人知道。若不是你偶然撞見一次她的丫鬟來抓藥,作為醫者,我也是不會同你說的。王氏吃了這麼多年藥,也一直不見效。就在兩日之前,她的丫鬟突然給我送來了幾倍的診金,說自家夫人有喜了……”
祝英臺沉默了一會兒:“雖然沒什麼必要……但這個事情,還是由我跟是知說吧……”
“估計不用你說,她也很快就會知道了。”王蘭道,“王氏向觀音廟捐了一大筆善款,說是要謝謝觀音娘娘送子,如今大夥兒都在傳呢……”
桓是知終於不僵了,捧著託盤的手卻不由一顫,發出一陣細微卻清脆的聲音。
“誰?”祝英臺看向門外,“是……是知嗎?”
桓是知進屋,對王蘭笑了笑:“來了。”
王蘭有些尷尬地起身,似在確認她適才有沒有聽見。
桓是知將雞湯放在桌上,叮囑祝英臺:“趁熱喝。不過,要小心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