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兩個月朱嘯林盯得死死的,林震那邊但凡有點風吹草動他都會認真排查一番。
可是林震好歹是混過非政府組織頭目的人,反竊聽技術他也是有的。連續兩個月的跟蹤下來,朱嘯林竟然一無所獲。
如果林震的目標真的是吳穹,他無論如何應該有些行動才是,比如再找兩個人接近吳穹。可是朱嘯林觀察下來的結果是,林震一直在積極和一些小國首腦聯絡,他似乎忘了世界上還有個叫吳穹的人存在。
林震沒有大動作,細胞學院這邊也只能靜觀其變。
相比朱嘯林草木皆兵的緊張架勢,院長倒是顯得悠閒許多。院長給世界航天組織提供了一份非常有爭議性的名單,名單上面羅列了身體條件和沈一嘉非常接近的人員名單。
名單上男女老少都有,他們來自全世界不同的國家和地區。
沈一嘉擁有一種比較特殊的體質,這種體質在地球上屬於亞健康體質。沈一嘉平時不怎麼運動,但是她的血鈣水平會維持在一個較高水平。
鈣元素參與人體所有細胞的生命活動,一旦血鈣水平降低,人體的新陳代謝就會紊亂。而人體內的鈣元素含量很大程度受到地球重力影響,如果人類離開地球去到太空,人體內的鈣元素會迅速流失,從而影響正常生命活動。[注1]
沈一嘉這種體質的人在全人類中出現機率約為萬分之二,2074年全球有60億人口,這種體質的人數約有120萬人。
這120萬人中,處於育齡期的有80萬人,其中育齡期婦女人數為36萬人。
院長的統計資料一經公佈,整個科學界頓時譁然一片。從理論數值上看,36萬人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如果細胞學院和行者組織提出的方案真的可行,人類走出銀河系就有希望了。
很快,這份統計告由世界航天組織so向全世界民眾公佈。
2074年11月,橫掃全球的新聞非“太空基因”莫屬。幾乎是一夜之間,網路上討論最多的就是“誰是有用太空基因的幸運兒”。
不少程式設計師看到商機,各種測試基因序列的app鋪天蓋地充斥在網路上。其中有不少蹭熱度的水貨,當然也不乏貨真價實的乾貨。
人類基因組大資料庫直接開設了個人頁面,每個人可以用自己的id進去檢視自己的基因圖譜。大資料庫還提供了入門級閱讀基因圖譜的方法,一時間人們對遺傳學的興趣暴增!
各大社交媒體上,不少人開始曬出自己的基因圖譜。甚至有人曬出自己是擁有“太空基因”的天選之人。[注2]
也有不少人非常反對這樣的媒體宣傳,因為這是在赤裸裸的宣揚血統論。尤其是對絕大多數沒有“太空基因”的人來說,各種報道似乎是在暗示普通人都是被宇宙拋棄的可憐人。
進入12月以後,雙方的討論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
世界航天組織發言人專門開了一個記者招待會,會上他反覆強調:“擁有‘太空基因’的人並不比別人高貴,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每個人都是平等的。”
可是這樣的論調完全不能平息愈演愈烈的網路爭論,有人提出支援,也有人更加反對。
網路上出現一種聲音:人人生而平等,這句話本事就是謬論。自然界之所以存在食物鏈,就是因為不平等的力量懸殊讓能量透過食物鏈層層傳遞。如果每個生命生而平等,能量根本傳遞不下去。
太空移民實驗還沒有正式啟動,關於實驗初衷的討論已經陷入兩極分化。而最初提出這個設想的院長卻跟個沒事人一樣,整天躲在螢幕後面看熱鬧,似乎這件事情與她毫無關係。
院長最近的生活越來越規律,早上處理事務批檔案,下午躲在辦公室裡潛水窺屏。網路上爭論得越激烈,院長就看得越是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