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檔案看得吳穹擠眉弄眼,通篇對於林震的描述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輕描淡寫!
就這種不痛不癢的描述也能被冠以“內部參考”的標頭?這些內容吳穹早就倒背如流,之前秦秩提供給吳穹的資料要比這份檔案豐富得多。而且這份檔案上的資料也不是什麼保密資訊,現在就連八卦新聞網站上都能找到這些資訊。
和前兩份資料相比,這份資料不過是說了一堆眾所周知的內容罷了。吳穹很是失望,順手把沒什麼實際價值的資料遞給杭濱。
短短一分鐘的時間,杭濱見吳穹臉上表情千變萬化。杭濱心裡暗自好笑,看來出家還是有好處的,才幾天時間吳穹就進階表情帝了。
杭濱接過第三份資料,看完以後同樣感到一陣失望。不過有前兩份資料做鋪墊,杭濱可以肯定關於林震的事情絕對不會侷限於此。
“還有其他檔案嗎?”杭濱小聲問吳穹。
吳穹伸長脖子在昏暗的會議室裡看了一圈,然後搖頭說:“好像是沒有了。”
杭濱兀自在心裡感嘆一句,有事做就是好。之前吳穹還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樣子,現在給他看幾分檔案他就生龍活虎起來了。看來單是出家還不夠,吳穹現最需要的是找到生活的意義。
雖然沒有和林震直接接觸過,但杭濱對林震的印象實在是好不到哪去。單憑他三言兩語就能讓吳穹尋死覓活這麼多天的本事,在杭濱的世界觀裡林震已經上了世界十大危險人物名單。
白木天在全場巡迴一圈,然後將眾人傳看的三份檔案全部收走。
杭濱手上拿著的最後一份檔案被收走後,一些支離破碎的畫面在杭濱腦海裡逐漸產生了關聯。之前杭濱一直覺得看不懂這個學校,比如為什麼要把細胞放大一百萬倍,再比如院長為什麼會和他探討什麼是生命。
此時杭濱的思路依然很亂,但是杭濱將時間軸上的事物重新排列了一下,將他所見所聞的事物重新排列在一個邏輯軸線上。邏輯軸上的事物順序只考慮邏輯距離,不考慮時間距離和空間距離。
漸漸的,一個面貌全非的細胞學院在杭濱腦海中誕生。杭濱被自己腦海中重建的細胞學院嚇了一跳,那不是一個學校,而是一個生物;一個有呼吸有心跳,甚至是有思維的活物!
“不可能!”杭濱試圖去否定自己恐怖的想法,由於內心爭鬥過於激烈,他一不小心就把心裡的否定說了出來。
會議室裡十分安靜,杭濱的一句驚呼瞬間引來眾人注視。
“濱哥怎麼了?”吳穹問杭濱。
杭濱晃了晃腦袋,試圖在現實生活中找回理智。“沒事,我午後犯困,剛才在說夢話。”
吳穹明知杭濱在說謊,但是吳穹無意揭穿杭濱的謊言。現在不是在這種無關緊要的事情上面浪費精力的時候,現在吳穹特別想搞清楚林震到底是個什麼人物,他背後還隱藏了哪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會議室裡又恢復了之前的安靜狀態,朱嘯林走到主席位上坐下,他鄭重其事地說:“為了避免本次會議內容被監聽,會議室內很快將關閉通天塔系統。
“本次會議內容將會用中文、英語、法語,三種語言進行交流。在場與會人員是否都能聽懂這三種語言中的至少一種?”
“可以。”在場眾人紛紛點頭。
朱嘯林環顧全場,與每個人都進行短暫的眼神交流。對每個人都進行了確認後,他伸手按下圓桌上的紅色按鈕。
吳穹很害怕通天塔被關掉的感覺,感覺他突然和全世界都失去了聯絡一樣。
吳穹曾經讀過一篇文章,說本世紀20年代以前人們就對通訊裝置產生了嚴重的依賴性。那時候手機已經在全球普及,但凡用慣了手機的人,一旦脫離了手機就會有一種與世界脫軌的不安全感。
人是典型的社交動物,脫離社交後人會很快產生精神飢餓感。
以前通訊不發達的時候,人們的社交活動完全依賴面對面的語言交流和以紙質為載體的文字交流。由於交流受到嚴重的空間和時間限制,所以想要建立有效社交就必須讓個體本身也參與到社交活動中去。
電子通訊技術出現後,社交開始向虛擬化發展。想要與別人交換資訊,不一定非要面對面說話,透過遠端通訊也能實現有效資訊交換。
社交活動從實體化轉變為虛擬化,雖然資訊交流的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但是持有保守觀念的人並不認同虛擬形式的社交活動。那時候人們甚至把虛擬社交視為社會問題,將“宅男”“宅女”視為拯救物件。
通天塔系統出現後,無論是實體社交還是虛擬社交都得到了改變。人們不再侷限於只和自己國家的人交流,很多人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才真正認識到我們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
之前因為語言不通,大多數人只能透過自己國家的媒體報道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各國媒體正好用語言不通做護身符,把自己國家吹得很優異,把其他國家罵得一無是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後來語言隔閡一消失,所謂萬國語言互通,媒體再不能用揚自己威風滅他人志氣的方法忽悠人。
看到真實的世界後,在很短的時間內很多人陷入了迷茫。因為之前人們知道媒體有誇大其詞的水分在裡面,所以每個人對未知的外國都懷有美好的幻想。可是當現實放在人們面前時,那些燦爛的幻想都被逐個擊破。
外面的世界並沒有人們期望的那樣美好,甚至有許多來自第三世界國家的人直接打消了籌備多年的移民計劃。
有趣的是旅遊業反而在極短的時間內火爆起來,尤其是一些冷門的旅遊景點在通天塔的幫助下尋找到了很多遊客。
比如一些東歐小鎮,鎮上的居民大多不會說外語,當地人很難向外界宣傳他們的家鄉。是通天塔讓世人認識到這些世外桃源,如潮水一樣的遊客一夜之間給平靜的小鎮帶來熱鬧與繁華。
資訊科技的革新讓越來越多的人可以相互交流。冷兵器時代只要不見面就不能交流,電子通訊出現後只有語言不通才是阻礙人們交流的客觀因素。通天塔將人類交流的最後一道阻隔也拆除了,從此萬國語言互通。
然而,一旦人們對通天塔產生依賴,想要脫離通天塔是非常困難的,就像20年代的人沒有辦法脫離手機和電腦一樣。
在一個資訊高速運轉的時代,如果不能及時接收到有效資訊,就算身處人群中也不能與周圍的人進行有效的社交活動。我們身邊的人不一定是正在與我們進行社交活動的人,社交活動已經打破空間侷限。